第860页

余爵转身对杨嗣昌道:“先生,我们随军未携带搭桥的工具,只怕必须要绕道而行了。”

杨嗣昌曾经在北境驻守多年,对于关外的地形颇为了解,此番出关所走的路径便是他事先选定的,此时却低头沉吟,一时没有开口。

一旁的华不石问道:“嗣昌兄可是有甚么难处么?”

杨嗣昌道:“我原本所选的乃是最为安全的一条路,沿途既无较大规模的胡人部落,也没有利于埋伏的险要地势。现在前路被阻,绕行就得经过虎什山,有山左和山右两条路可行,要走哪一条却还须得斟酌。”

华不石道:“哦?不知那这两条路径有甚么分别?”

杨嗣昌道:“山右的道路较近,但要经过光吉剌、纳坦两个女真人的部落,而山左的路要远上三十里地,沿路无人居住,却须得通过一处名为‘马肺峡’的山谷,地势颇为险峻。”

余爵道:“以学生之见,咱们就走山右那条较近的道路,以我们这些人马的实力,便是那些女真族部落拦截,也无须惧怕。”

杨嗣昌道:“那些部落虽殊不可惧,但如若有人事先料到了我们送太子出关,要布置埋伏时,想必也多会判断我们要走山右的这条路径。”

余爵神色一动,道:“先生莫非怀疑前方阻路的洪水,是有人故意造成?”

杨嗣昌道:“眼下五月之初,正是雨水较多的时节,遇到洪水倒不足为奇,不过却也不能完全排除人为的可能。”

他略一思量,道:“余将军,你命斥候前行五十里,分两路对虎什山左和山右两条道路都探查一番。”

探路虽然须得耗费一些时间,但如今既在敌方的地域之上,且送太子回京关系重大,不容有失,杨嗣昌宁可慢些,也以小心谨慎为上。

余爵立刻传下了命令,半个时辰之后,两路探马陆续回报。山左一路的斥候没有任何发现,而山右沿路的女真族部落中,却似有人马集结的迹象,只是那些部落周围有弓箭守卫,斥候不通靠近,到底有多少兵马也看不真切。

余爵听了禀报,眼眸转了两转,说道:“这关外的地形山高林密,掩藏兵马十分容易,对方若真要设伏,因当不至于这般容易就被探知,他们暴露出人马集结之象,定然是有意而为,想吓阻我们不敢走山右的道路,以便在山左伏击。我看咱们偏走山右,定能让对方大出意料之外。”

杨嗣昌却摇了摇头,道:“余将军应当读过三国,可记得曹操败走华容道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曹操在赤壁大败之后,携残兵逃回许昌,有一大一小两条道路可行,关羽依照着军师诸葛亮的计谋,在小路上燃烧柴草放出烽烟,引得曹操选择小路而行,果然在华容小道上堵截住了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