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页

袁绍道:“你密使义弟关羽,又杀我一员大将,这还敢说无罪?”

刘备分辩道:“请容我申辩一言再受死!曹操素来忌恨刘备,如今明知刘备在袁将军处,便故意差遣云长诛杀二将;袁将军知悉必怒,此乃曹操借袁将军之刀杀刘备之计也!但望明察。”

袁绍一听,悟道:“不错!果然是曹操借刀杀人之计!但关云长为曹操效力,到底对我极为不利。”

刘备无奈道:“为感谢袁将军不杀之恩,刘备打算派一心腹之士,持我密书往曹军见云长,告知讯息,云长知悉,必星夜赶赴官渡,以助袁将军也。”

袁绍一听,不由大喜道:“我若得关羽相助,当胜颜良、文丑十倍也!玄德快修书送去。”

刘备亲笔写下书函,但一时间却未有合适的人选,潜入曹军送信。袁绍便下令先行退军武阳,连营数十里,暂时按兵不动,待关羽来助,再向曹操猛攻。

曹操见袁绍退出官渡,便令夏侯惇扼守官渡要塞,自己先率至退回许昌休整。曹操又深知,曹军与强大袁军对垒,两战皆胜,除了将士用命,关羽力助,亦是一大因素,心中因此更敬重关羽,回到许昌,特地设宴,为关羽庆贺,待关羽之厚,在曹操一生中绝不多见。

事实上,关羽在曹操生死存亡之际,全力助他取得两战两胜,已大挫了袁绍的锐气,令袁军军心震骇,未决战已先心怯。反过来却大振曹军人心,将士畏袁军强势之怯顿消,人人振奋,决心与袁军决战到底,这就为曹操日后与袁绍的决战,稳稳的打下坚实的基础了。因此关羽在曹、袁二军的官渡之战中,对曹操来说,是一位威力强大的镇军之将;而于袁军而言,却是一曲败亡的前奏曲。曹操对关羽的另眼相看,特别厚待,终于取得了极大的回报。

而且,于天机大势的玄象上来看,假如并非向三分天下的奇格演行,那关羽便必定选择留在曹操阵营,曹操若能得到关羽相助,便很有可能将一举扫平天下,建立他的一统江山了。而刘备则因关羽的背叛,必心灰意冷,再无心竞逐天下,那未来的天下三分之一的蜀国,也就极可能不会出现了。不过,天机大势早已伏下桃园三结义的玄格,注定关公必定身在曹营心在刘,为助刘备能完成大业,他必定会重返刘备的阵营,助刘备开创三分天下的大势。而一旦达此目标,关羽从桃园三结义开始的辅助三分天下运命,也就圆满结束,亦即他气运以至寿数的终止完结。这是天机大势演行的奇格,日后将更见分晓。当日关羽接受曹操的庆功祝贺,恩遇之隆,当世无以复加。他返回府中,不久便接到刘备派人送来的密函。

刘备在密函中道:“云长贤弟:刘备与你,自桃园结义,誓同生死,如今为甚却中途背誓,断割结义之情?你一定是欲图取功名富贵,刘备一并成全,献上我的人头,助你成功好了!余言难尽,刘备抱着必死之念,等待你的答复便了。”

第八回 千里单骑

关羽读罢密函,不禁大哭。他当即写了覆函,道:“兄长在上:当关羽素知仁义者不负心,忠勇者不畏死。关羽自幼便知礼义,岂有背盟之意?当日我守下邳城,内无积粮,外无援兵,本欲以死殉义,奈何尚有两位嫂嫂在城,关羽有保护重责,因此未敢赴死而已。无奈唯有暂时寄身曹营,希望日后再与兄相见,直到近日,才得知兄的讯息。关羽必定立即向曹操辞别,护送两位嫂嫂归还。我若有二心,人神共戮,我心肝胆,笔墨难尽。”

刘备派来的使者道:“玄德望关将军之心甚切,何不速行?”

关羽道:“人生于天地,若无始无终,终非君子之为也。我来时说得明白,去时亦须清楚,烦请先将此私函呈交兄长,关羽辞别曹操,即护送两嫂前来相见。”

使者道:“但若曹操不准你离开,却又如何?”

关羽道:“我届时唯有一死以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