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页

孙干也不迟疑,当即上马,径直奔赴荆州治郡的湖北襄阳城,孙干先表明身分,顺利进入襄阳城,又赶赴荆州刺史刘表的府第,孙干拜见了刘表,刘表便问孙干道:“听说你已跟随刘备,却为何事入荆州见我?”

孙干立刻道:“刘备目下虽兵微将寡,但立志匡扶汉室社稷,目下新败于曹操,无处可去,欲投奔江东孙权处。我力劝刘备:荆州刘表,乃同宗之亲,岂有投疏而远亲之理?因此劝他投奔荆州您这儿。但未知您肯不肯接纳?”

刘表此时已知曹操大败袁绍,料想曹操的下一个目标,必是与其接壤的荆州,因此急欲增强守备实力,闻说刘备有投效之意,不由大喜,他深知刘备虽然兵少,但有关公、张飞之勇,一人可抵万兵,岂有不加利用之理?当下刘表毫不犹豫,便立刻道:“玄德,我弟也,久欲相会,而未如愿,今日才有机会,怎有拒纳之意?我实视为一大幸事啊!”但在场的将领蔡瑁却反对道:“不可!刘备先从吕布,后事曹操,近投袁绍,皆未能忠于其主,半途而终,可知其人性多变也,况且若我纳刘备,曹操必迁怒于我,枉动干戈,生灵受戮。不如先斩孙干人头,献予曹操,以求自保。”

孙干一听,骂道:“孙干并非怕死之人,区区一颗人头算得什么?但刘备忠心为国,非曹操、吕布、袁绍之类可比,以前投附,皆情势所逼,不得已而矣。刘将军乃汉室后裔,与刘备有宗亲之谊,若如此相逼,刘将军又如何取信于天下人呢?而且曹操已接近一统北方,其下一目标必是荆州,刘备是否投奔荆州,曹军亦必南下攻伐,刘将军又怎可自绝外援也?”

刘表心中本来有点犹豫,但被孙干挑破心事,不由亦暗暗点头,赞同孙干的论析。刘表再不犹豫,断然道:“蔡瑁勿再多言!我意已决。”

蔡瑁心中又惭又恨,悻悻然的退了出去。

刘表于是命孙干回汉江畔,告知刘备,他自己则亲自出城三十里迎接刘备。

刘备引领众人,抵达荆州襄阳城郊,果见刘表领着亲随,在郊外迎接。刘备连忙上前,以少弟之礼拜见刘表,刘表亦相待热诚,与刘备并肩策马入城。

刘表又设宴替刘备等洗尘。刘备命关公、张飞等拜见刘表。刘表见多了两员猛将相助镇守荆州,不由大喜,当下即分拨营房,供刘备近千人马屯驻,一应粮草使用,供应无缺。

另一方面,在许昌的曹操,此时刚打败袁绍不久,闻说刘备投奔荆州刘表,不由大怒,骂刘表道:“刘备乃叛我之人,刘表竟敢收留,他目中还有我曹操吗?我先灭荆州,将刘备、刘表一并擒捉。”

谋士程昱即急忙劝道:“目下大战刚息,将士均须休整,荆州又新添刘备相助,更有关、张之勇,我军疲困,未必可以克服,况且袁绍尚在,河北仍有一战之力,此时南攻荆州,袁军若趁势攻来,则许昌危矣,望丞相三思。”

曹操此时虽一时冲动,但很快便冷静下来,他沉吟道:“但荆州在我背后,终究是心腹之患,不可不除,依你之见,又如何处之?”

程昱道:“目下宜先养精蓄锐,待明年春天,先出兵攻灭袁绍,再取荆州,则南北之地,一举可平。”

曹操思忖一番,终同意程昱的见解,斩时休兵,养精蓄锐,坐观河北袁绍诸子的内讧,以便伺机而动。

※※※

此时赵子龙随刘备在荆州襄阳城,也并无要事,赵子龙便向刘备辞行,说明前去赴义兄之约。刘备也尚未知赵子龙的义兄是谁,心中虽然不舍,但深知赵子龙是一位重义守诺之人,不便强留,只好对赵子龙道:“义兄之约不可违,但盼子龙早去早回,刘备将每日牵挂也。”子龙见刘备意态真诚,不好拒绝,也答应见了义兄,便赶回荆州,为刘备效力。

赵子龙约同司马芝、笑猴儿,第二大便出城而去。他当日与义兄诸葛亮约定,日后于荆州隆中相会。但荆州占地九郡,地垮千里,隆中这一个小小的地方,却到何处寻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