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页

刘备方面的抗曹兵,合计亦不过约二万八千人而已。

孙、刘联军,全部到齐,亦不过是约六万兵力,而在长江西面上游的江陵,曹军兵力达二十万,战船千艘,而且多是大型战舰,更从长江上游顺流东下,其势之强大,简直无可抗衡。

周瑜虽然抗曹之心甚决,但他偏于此时妒心大发,忌恨孔明谋略比他更胜一筹,极欲杀孔明而后快,鲁肃施用的缓兵之计,又很快失去作用,因为孔明不但拒绝胞兄诸葛瑾的劝降,反而劝诸葛瑾改投刘备。周瑜知悉后,便对诸葛瑾笑道:“你不必担心,我自有伏服孔明之计。”诸葛瑾虽然是孔明的胞兄,但此时兄弟二人,各为其主,他也不敢有任何的偏袒,只好连忙向周瑜告退。

又过了一日,周瑜所率的二万五水军,正式西行长江,逆流而上,开赴前线三江口水寨。三江口除位处夏口、樊口、鲁山三地夹峙要津外,还是吴淞、东江、长江三河分流之地,在军事形势而言,是江东、江南的一处兵家必争的要求,因此周瑜的大军未动,便先派程普、黄盖作前部先锋,开赴三江口,抢先占据此要津,扎下水寨。

这一调动军力布防,在兵法上十分高明。因为假如三江口被正顺流而下的曹军攻占,江东失此要津,往下的兵力展开与回旋便十分困难了。

不过,周瑜虽然有卓越的指挥用兵才华,但在待人处世方面,他的性格偏隘,不能容物,因此从一开始便直接危害到事关生死存亡大局的孙、刘联合抗曹态势。

周瑜接诸葛瑾回复,知孔明决计不会弃刘备助江东后,他对孔明的忌恨越发炽烈,但因为他亦深知面对强敌曹军,不敢公开撕毁孙、刘联盟,才表面不动声色,而在暗中用计。

到周瑜亲率的西行大军出发之日,周瑜决要孔明与他一道同坐旗舰。孔明也毫无异议,欣然答允,浑似不知周瑜内心正在向他用计。

周瑜统率的二万水军,分乘数百艘战船,扬帆西上,直向长江上游三江口挺进,其势倒也十分雄壮。而且一路顺利,不一日,便已顺利开抵三江口要寨东面五十里地。

周瑜吩咐大军停下,战船依兵力分布排列于长江水面,周瑜的中军大营选在战船的中央扎下水寨,又在岩上的西山沿线驻兵布防,以作拱卫。

待大军布防妥当,周瑜便把孔明请来中军旗舰,周瑜郑重其事的对孔明道:“当日曹操兵少,袁绍兵多,而曹操之所以反胜袁绍的原因,是曹操施行许攸之计,先断袁绍的乌巢粮草。如今面对曹操的数十万水陆大军,我军双方合计只得兵力六万,敌强我弱,十分悬殊。唯今之计,亦只有先断曹操的粮草,然后方有望取胜。你以为是否如此呢?”

孔明微笑道:“的确如此,都督将何用计?”

周瑜也不客气,立刻道:“我已探悉曹军粮草,均屯驻于聚铁山上,先生熟悉荆州地理形势,因此请先生率同关、张、子龙等人,我亦助你兵力千人,趁夜往聚铁山断曹军粮草。彼此合力抗曹,请勿推卸。”

孔明一听,心中便暗道:周瑜必因说我归江东不从,心生忌恨,设此借刀杀人之计,我若推辞,他必把破坏联盟的罪责压我,不如答应,再作打算吧……孔明心中转念,便欣然道:“孔明谨遵都督差使。”说罢辞出,调集兵马去了。

鲁肃获知此事,不由大吃一惊,连忙间周瑜道:“公瑾命孔明往劫曹军粮草,是何用意?”

周瑜咬牙道:“孔明日后必为江东之患,我决杀之!但恐因此破坏彼此联盟,才借曹操之手杀他,以绝江东后患。”

鲁肃心中惴惴不安,不知孔明是否明白他处境的险恶,便找孔明探查。鲁肃但见孔明毫无难色,正在整顿周瑜派出的一千兵马,便要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