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页

司马芝忍不住询问道:“诸葛大哥,你和子龙等人,历尽艰辛,才匡扶刘备据蜀川为王,天下亦终确立三王并峙之后,怎的便生变化?那日后消灭三国,一统天下的真命天子又是谁人?……这等天机奥秘,当真令人吃惊万分。”

孔明神色肃然,沉吟不语,好一会,才忽然道:“金虹两度现世,的确惊人!……到底谁是日后一统天机大势中人物?我一时也难参透!……”

雕雪接口道:“师哥!既然然如此,为甚不去探究明白?此事关乎天下众生安危,亦牵连魏、蜀、吴三国的命脉,若查究清楚,对你导引天机演行的努力,不是极有帮助吗?”

赵子龙亦道:“不错!义兄为三国鼎立之局,已花尽无数心血,怎可被毁于一旦?好歹亦要查探明白,然后好见机而行也!”

孔明沉吟道:“我亦早有此意,但蜀川初定,百物待举、百废待兴,我不得不暂且抛开,先求蜀川大局安定。如今荆州有云长镇守,只要他依我之东和孙吴,北拒曹魏大计,则可保荆州平安,蜀川方面,有法正代我处理军政要务,亦甚为得体,我亦无虑也。……我明日即以家事为由,向主公请辞,便装潜赴民间,趁机查探此天机奥妙了!……师妹留在成都并无要务,可随我一行。”

雕雪一听,不由大喜,在她的芳心深处,与孔明携手并肩行走江湖,畅游名山大川,早已是渴盼已久的心愿。她因此连忙格格娇笑道:“师哥!就你和我一同去闯江湖么?”

孔明点点头道:“此行乃深入民间察访,须秘密行事,人多反而不妙。”

赵子龙一听,不由大惊道:“义兄乃蜀国丞相,国之栋梁,怎可独闯?万一有甚差池,蜀国危矣。”

雕雪心中渴盼能与孔明携手共闯江湖,见赵子龙有劝阻之意,赶紧连忙道:“子龙放心吧!当日孔明师哥与我赴江东,上有孙权、周瑜谋算,下有江东十万雄兵环伺,于千军万马的危险境地,依然安如泰山,稳如盘石,子龙担心什么?”

赵子龙决然说道:“不然!此一时彼一时也,当时蜀国大势未成,东吴又面临强敌,因此尚对义兄留三分情面。但如今三国鼎立之势己成,无论魏国曹操,还是东吴孙权,均视蜀中为潜在对手,义兄的行踪万一被两大强敌发现,则生命堪虑矣。”赵子龙一顿,又断然说道:“若义兄真的出川,我必放下军务,便服随行,作义兄的贴身护卫。”

司马芝一听,亦连忙道:“好啊!若子龙哥哥随行护卫,怎可缺少我司马芝的份儿啊!”

雕雪心中不情不愿,但又不敢替孔明定夺,无奈只好向孔明道:“师哥之意如何?”

孔明微一沉吟,便决然说道:“子龙和司马姑娘均同属天机势格中人,且蜀川暂时并无急务,他二人可随我一行也!”

赵子龙和司马芝一听,不由大喜,也不再异议。特别是司马芝,她这位含笑春花龙脉的后人,一代欢乐之女,近年被困在蜀川,虽然有她的子龙哥哥相伴,但赵子龙忙于征战,两人聚少离多,怎及和上二人行走江湖大地,日夕相处?因此她芳心欣慰极了。

孔明主意已定,也不再迟疑,当即派人送书函往法正的府上,委托他暂代丞相职务,处理蜀国的日常军政事务。第二天一早,孔明即以“返乡祭祖”的私人理由,向汉中王刘备辞行。

刘备听孔明说是返乡祭祖,心中虽然不舍,却也不便反对拦阻,无奈只好道:“先生返乡祭祖,乃先生家族大事,我不好反对。但先生乃蜀国之栋梁,我的臂膀,我实不舍一旦分开啊!……先生此行,打算花多少时日呢?”

孔明微笑道:“主公放心,我已判断,目下三国鼎立大势已定,暂时可保平安,我多则一月,少则十日,必重返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