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页

在路上,司马昭有点迷惑,问司马懿道:“父帅为甚不趁蜀军退兵,挥军进攻汉中,直捣蜀川呢?”

司马懿见身侧只有司马昭,这才悄声道:“我之所以速返洛阳,原因有三。其一是我未能确定,孔明是否已逝,孔明用兵神出鬼没,我不得不小心谨慎。其二是目下朝中曹氏一族,已对我司马氏生疑,我家小尽在洛阳,万一生变,则我父子势必有家难归矣。其三则是我若于此时灭蜀,我在朝中脚根未稳,狐兔死,走狗烹,届时我再无用武之地,必被曹氏一举除掉……因此我岂能于此时此刻贸然进军蜀中呢?”

司马昭一听,这才明白父亲极深远的思虑,他亦由此而惊醒,如何才能在危机四伏的朝廷权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萧侯仪、姜维等,护送孔明的灵枢,一路返回成都。在成都,后主刘禅自知孔明病重。一直忧心忡忡,神思恍惚,宫内宫外之事,一概无心处理,皇后张娘娘,携子刘翘出外祭祖,却一去不回,刘禅也不去追查。他对皇后张娘娘一直心存畏怯,从不敢在张娘娘面前放肆。如今张娘娘一去不返,他便更乐得放纵享乐一番了。

但孔明在刘禅的心中,一直有如倚靠的栋梁,如今栋梁倾折,刘禅自然十分悲痛。他亲率文武百官,披麻戴孝,出城三十里迎接孔明的灵枢。

见到孔明的灵枢,刘禅抚棺大哭道:“先父已舍朕而去,相父为甚亦撒手不理呢?日后谁能为我谋画呀!”刘禅十分悲痛,文武百官、兵军将士,皆痛哭失声,哀声震动四野。

姜维亲自扶灵,此时亦悲泪长流,十分哀切。

萧侯仪在另一面扶灵,当世中亦只有他知道,孔明到底是否已逝?灵枢中是否藏着孔明……眼前所闻所见,却令他十分感触,暗道:为人在世,能受千万人,上自君主、下至臣民,如此爱戴尊崇,便虽死亦无憾了……他感慨万分,不由也流下一串热泪。

萧侯仪向后主刘禅呈上孔明的遗奏。刘禅阅罢,大哭道:“相父但有遗命,朕敢不依从么?一切依相父的遗愿而行吧!”

于是,按照孔明的遗奏,刘禅下旨,将其下葬于定军山上。又封蒋琬为丞相,继任孔明的重职。再封姜维为都督大将军,统率三军。文有蒋琬,武有姜维,蜀国的危势,暂时稳定下来了。

※※※

萧侯仪以丞相府参军的身分,参加南征北伐,屡建奇功,但与他的师妹诸葛慧一般,孔明的遗表中并无提及,因此萧侯仪和诸葛慧师兄妹二人,并无获得任何封赏重任,甚至诸葛慧和雕雪二人,均失踪不见,因孔明已“逝”,亦再无人理会他们了。

萧侯仪依照孔明的部署安排,根本不向后主刘禅提任何要求,而他的丞相府参军身分,亦随着孔明的不在,也名存实亡。因此蜀国成都,已再无任何东西令萧侯仪留恋了。

就在蜀川形势暂定的一个月后,萧侯仪在成都的踪影亦忽然消失。

在成都通向汉中的大道上,却飞驰着一匹千里赤兔马,马上是一位身穿便服的青年男子,一柄青龙偃月刀斜斜地横挂在马背上,刀身外面却用一个黑色的长套盖蒙。

青年男子目中神光灼灼,一路向北面的汉中飞驰,他精神抖擞,千里奔波,似丝毫不感疲困。他有蜀军的通行令牌在身,因此沿途关隘皆顺利通行。

当日的夜晚,青年男子便风驰电掣地驰入汉中郡城。不久,又直驰在汉中的虎威将军赵子龙的府第,当时赵子龙已称病在家静养,因此他的行踪也亦未曾引起任何人的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