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页

宋无愣了一愣,有些不情愿地点了点头,道:“清儿,你且放心与他说话,爹爹不会插嘴。”

宋清朝着宋无一笑,这一笑,顿时让宋无心花怒放,心里大叫着:“女儿肯笑了,女儿肯笑了!”

三少听了宋清这些话,心中越来越感奇怪。这女子敢与现在野人一般的他呆在小小的车厢里不说,说的话也是莫明其妙。

三少甚至暗想,难道这小丫头真的想对少爷我以身相许?可是本少爷帅则帅矣,目前这副形象,还是有些欠佳的,那万般迷人的风度,也是无法展现啊!难道说……这小丫头别的不喜欢,偏生喜欢野人型的?

三少还在这里胡思乱想,宋清已经朱唇轻启,道:“好教秦公子得知,小女子姓宋,单名一个清字。之所以请公子前来一叙,全是因为听到了公子刚才唱的那四句诗。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鸿图霸业谈笑中,不似人生一场醉。此等心胸,的确非等闲人可有。敢问秦公子,这诗你是从哪里听来的?为何小女子遍读经史诗集,却从未曾见这等诗篇?”

三少摆摆手,道:“随口唱来,随口唱来,经史诗集中没有记载,你自然是看不到了。”

宋清目光灼灼,眼神中似带着一丝期盼:“如此说来,此诗是公子自作的了?”

三少呵呵一笑,道:“自作说不上,我虽然对文学有一定造诣,但诗却偏偏不是我最擅长的。嗯,此诗勉强能算作在下口吟前人之作,虽然大秦境内无人得知,倒也不是在下所创。”

宋清追问道:“那么,敢问公子,这首诗的原作者又是谁呢?可否告知小女子?”

三少结舌道:“这……”

宋清又道:“小女子适才听公子所吟,此诗尚不完整。小女子左思右想之下,此诗莫不是只唱了上厥,还有下厥未曾作出?因此小女子擅自为此诗添了下厥,还请公子指点。小女子所作乃是‘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三少起初还在装模作样地摇头晃脑地跟着浅声低吟,待听完之后一回味,顿时野躯乱震!

他霍地抬起头,目光灼灼地望向宋清,那目光便似两道激厉的电芒,仿佛要从宋清的眼眸中投入她的心底,看清她的灵魂,探索她的记忆!

而面对三少凌厉的目光,宋清浑然不惧,脸上挂着一抹似释然,似凄苦,似兴奋,又似激动的笑意,两只手紧紧地互捏在一起,不停地绞动着衣角,力道竟大得连衣角都撕裂了。

三少深吸一口气,嘶哑着嗓子,吟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宋清两眼放光,颤声道:“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