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页

秦风道:“父亲,现在形势变成这样,我跟三弟也有责任在内。我们不愿扔下京城百姓,任他们被胡族凌虐。”

三少笑嘻嘻地道:“我呢,就没有大哥这么大义凛然了。不过,如果我们就这么扔下京城逃掉了的话,魔门气焰只会更盛。若他们攻下京城,大秦就算是彻底完蛋了。嗯,虽然现在大秦也跟完蛋了差不多,但好歹也有正统皇室存在,天下那些还没造反的,对秦皇室仍抱有希望的百姓和仕子们,心里仍有个依靠。若是京城陷落,那天下民心,可就要真的大乱了。”

秦逍遥皱起了眉头,道:“现在秦皇室也是名存实亡啊!你们说公子苏已投靠魔门,而公子羽又远在东海,他的野心也自不小,只怕这边刚一开打,公子羽就在东海起兵造反了。京中嬴氏皇族就剩下一个十三岁的太子海和一群不知所谓的皇子、公主,这朝中又是奸佞当道,大秦可还有任何希望存在?霓儿,你是公主,你来说说,你们嬴家,可还有什么忠诚正直,又有能耐的顶梁柱?”

秦霓儿神情漠然地道:“嬴家十三位皇子,有能耐就只有公子苏和公子羽。其他人都是酒囊饭袋,现在公子苏投效魔门,公子羽野心勃勃,他们两个靠不住了,其他人又怎能靠得住?太子海年幼无德,菁后除了管理后宫有一套外,对外却是仰仗丞相候猛和大将军王贲。那两人都是一等一的奸佞小人,搜刮钱财,争权夺利是大宗师一般的高手,可是要让他们治理国家,领军抗敌,却是不必抱任何希望。”

秦逍遥点了点头,道:“京城中的武将给杀了个干干净净,只剩下三件废材。文官脚废了也就罢了,坐着轮椅也是可以上朝的。可是他们偏偏又都是唯候猛马首是瞻,唯一的清流砥柱,呵呵……却是那西门无敌假扮的。大秦哪,这次还真是到了亡国的门槛上了!阿风,阿仁,你们到了这个时候,还要为大秦效忠,可是有些愚蠢了!”

三少笑眯眯地喝了口茶,道:“老头子,我和大哥说过要为大秦效忠了吗?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想的,应该是如何为自己效忠吧?老头子你想想,如果我们这次能帮大秦守住这京城,这京中百姓该会何等地感激我们?那些坚持皇室正统的百姓、仕子又会如何对待我们这些秦皇室的功臣?”

秦逍遥沉吟道:“嗯……这倒是一次笼络民心的好机会。可是,我们秦、铁两家,唯有阿风有官职,但他不是兵部大员,如何有统兵之权?京城中二十万禁军和御林军,周边诸城镇也可调来五万左右的兵力,区区二十五万军队,如何能挡北疆铁军和塞外胡族的五十万大军?他们的兵力和战力,已经足够横扫整个大秦了!就算我们主动投效禁军之中,为抵御敌军竭尽全力,军中无将,我们也无法左右战局啊!”

秦风淡淡地道:“若是由我们来指挥军队作战呢?”

秦逍遥眼中厉芒一闪,随即又隐匿无踪。他啜了口茶,淡淡地道:“此话怎讲?”

秦风道:“诛杀一批朝中佞臣首领,如王贲、候猛之辈,扶植我秦、铁两家有为之士上位,荐京中口碑良好,清正廉洁的有为之士入朝为官,将大秦帝国在朝官员来次大换血!”

秦逍遥不动声色:“哦?朝中佞臣为何不尽诛啊!”

三少解释道:“佞臣虽最擅贪赃枉法,结党营私。但他们毕竟在位已久,对如何治理国家多少了解一些。像吏部、户部、工部、礼部这四部的官员,因文书工作繁重,许多资料典籍、户籍档案都由他们掌握,若派别人接手,恐怕一时半会根本无法理清头绪。所以大可以留下一批,威逼利诱,或铁腕,或怀柔,令他们为我们效力,则可减少许多麻烦。否则我们秦铁两家的江湖人士,如何能担得起治理国家的大任?必须有人协助教导。等我们的人学到了家,能独挡一面之后,再慢慢将其诛杀也不迟。而兵部与刑部这两部则要牢牢地掌握在我们手中,这两部的官员若是贪佞之辈,则尽可诛杀。”

秦逍遥淡淡地道:“哦,这倒是好手段。嗯,不错,不错!不过,我们以什么理由杀他们呢?”

三少微微一笑,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随便请皇上下道圣旨,说他们贪赃枉法,导致民不聊生,天心震怒,因此杀他们以平民愤。连证据都无须搜集,皇上的话就是最好的证据。”

秦逍遥点了点头,道:“听起来很不错,可是皇上不是已经驾崩了吗?哪来的皇上下圣旨?就算太子海登基为新君,你们又凭什么让太子海听你们的话,下旨杀人?”

秦风冷冷地道:“由不得他不听我们的话!命都掌握在我们手中,他不听我们的话还能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