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9页

所以人们很自然地就把所谓的仙学,道家的真人课程,等等一切,视之为玄幻了。

真正的道门修行需要几世,几十世,乃至上百世的积累才可以。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就像羽尘讲的那样,修起来,没有任何的惊喜和让人感觉夸张的事。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淡,就仿佛每天走路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在老师的带领下,自然就达到那个层次了。

同样我们看到他这一世的成功,看到他成为了大能。可又有谁知道他受过了多少的苦,多么次的生死,多大的苦难,委屈,折磨。他经历了林林总总之后,他才有了这一世的,今天这般的成就。

我看到羽尘的时候,心一下就定下来了。

人,实则不必因仙,因道而求仙,求道。做好这一撇一捺的人字,顶天立地的做好了,一世又一世,待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就如羽尘道长这般,一步步,自然就“高中”毕业了。

但显然,羽尘的这些弟子们不想这么做。弟子们很急,他们急着等羽尘归仙位了以后,用他的肉身来吸引信徒,信徒多了,这个道观的香火才会旺,香火旺了,道观才会有名,有名了,弟子们出去办事,行走世间,才会让人高看一眼。

可如此一来,又把修道这么一件事,弄到了下层境界里。同样,又会给无数的神棍,江湖术士以充足的滋生土壤,又会把道门给坑了,害了。

我感觉自已在这一瞬间好像同羽尘的思维接上了。

后者扫了眼他的弟子,叹息过后他说:“一念之间,一念之间,关仁,我见你之后,生了一念,这一念生出。我已经决定,十年之内,不再修持了。”

啊?

身后弟子听了这个,一片哗然。

羽尘这时笑了一下,他没看弟子,而是看向了我。

他一字一句地跟我说:“知道佛陀吗?”

我一怔,因为很难想像,一个道门高人,竟会说佛陀这样的称号。

羽尘继续说:“佛陀生前,最不希望做的事,就是让世人把他当成偶像一样来崇拜。他不希望世人这样做,他希望的是世人去研究佛学的经典,领悟蕴含于经书中的精妙理论,坚持去守着戒律,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规范,引导自身如何来做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