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李志常写完之后,李傀儡已经站在李志常身后,把最后一点戏文看完。李傀儡赞不绝口道:“我原来就觉得‘莺莺传’中张生始乱终弃,与前后差别太大,此刻见到《西厢记》这才叹为观止。”

李傀儡接着又道:“更为可贵的是,先生在这西厢记中居然将我道家思想融入其中,却又毫无斧凿痕迹,此等本事,若是给我师父,哦不,‘聪辩先生’他老人家知道,一定是欢喜不尽的。”苏星河早就将他逐出师门,不得以逍遥门人自居,因此他如今不敢以师父相称。

李志常也懒得辩解西厢记乃是后人王实甫所作,也不承认也不否认,而是说道:“你能看出其中道门思想,倒也不错,你且说说?”

李傀儡道:“其实这部西厢记的寓意不在故事本身,而在张生、红娘、崔莺莺三人身上可对?”

李志常点了点头。

李傀儡得他肯定,又继续开口道:“张生片言说退五千敌兵,以弱胜强,岂不是大合‘上善若水’的道理。”他说完看着李志常,似乎在询问是否有说错。

李志常幽幽道:“你能领会到这‘上善若水’已经很不容易了,多少人一辈子也懂不得这四个字。”

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本就精通道典,这部西厢记看似写男女情事,其实是将极为高深的道家理论蕴含其中,且不留痕迹。

第三十一章 九剑

李志常写这西厢记招揽李傀儡也不过是一招闲棋兴之所至而已,这函谷八友他也颇为欣赏,只是太过痴迷爱好,反而荒废了武功诚为可叹。

其实时间道理都是一法通万法通,一味沉迷小道,却荒废性命大道,也是十分可怜。李傀儡得了这西厢记如获至宝,马上开始习练,反倒把李志常丢在一边。李志常本就只是先打算李傀儡一番,并无其他念头,写出西厢记更是一时兴起,休息一夜后,他骑着黑玫瑰,马蹄声起,一大早出城门而去。

行到十几里处,这时候李志常看见前边大道上有三个穿着武士服的人相互搀扶,他眼力极好,还看得清对方尽皆眼角流出的两行鲜血,啥是吓人。

那三人听见李志常的马蹄声,喝道:“什么人。”

李志常高呼道:“赶路的行人,你们是什么人。”

其中一个人低声道:“不是我们的人,可怎么办。”他们全都眼瞎,在这里团团打转。

李志常问道:“你们是西夏一品堂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