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发少年听到李志常突然问江湖上的事情,他见这位道长衣着不凡,虽然重伤之余,可是风度气质,当真是生平罕见,以为也是江湖上有名有姓的大人物,没想到对方居然久不历江湖。他这些年遭受了不少险恶的事情,可是心思质朴,李志常又没有问他来历身世,只是问些寻常江湖人都知道的事情,因此老老实实回答道:“当今天下共有六大派,其中六大派中又以武当、少林为江湖第一等名门,然后次之的便是崆峒、峨眉、昆仑、华山四派。”他和武当派渊源颇深,自然不自觉将武当放在最前面。说起来其余五派都算得上他的仇人,想到父母惨死,长发少年不由得黯然神伤。

李志常见到少年说完六大派后,神情低落,他不是不通世情的人,因此知道少年和这六大派恐怕有不浅的干系。

因此他转开话题道:“小兄弟我见你也是身怀绝艺之辈,以你的武功,在这江湖上恐怕是少有敌手吧。”

长发少年愣住道:“道长切莫这样说,小子武艺低微,不然也不会屡次被人暗害,你看我现在这样子,若是有绝世武功,怎么会落到这般悲惨的地步。”他仔细想来,若是他有绝世武功在身,当年父母也不至于惨死,他复又想到当年他才十岁左右,怎么可能练成绝世功夫,就是现在他的武功也是低微至极,要想报得父母大仇,更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

岂不知他这么一说,却是吓了李志常一跳,要知道武学之道,若是内力到了高深处,学什么武功都是信手拈来,以少年的内功,就是放到他之前的陆小凤世界,也是少有人及,哪怕只会一些粗浅拳脚,除非金九龄这一级数的高手,遇上其他人自保也是没有问题的。

这样的武功居然在这世界江湖中,只算得上武艺低微,李志常瞧得出少年说话语气发自肺腑,因此纵使少年谦虚,看他武功确实没到江湖一流地步。

李志常难以想象这世界最顶端那些人到底到了何种境界,难道已经可以飞天遁地不成。李志常本以为他领悟出第九剑后,差不多能看到武道极致是什么情况,可是现在看来他还远远不够。

李志常轻轻一笑,开口说道:“没想到这世上奇人异士这么多,等我伤势好了之后,定要找机会去会一会。”他性格向来随遇而安,因此少年的话,虽然让他惊骇,却还不至于让他畏惧。

随即慢慢长吟道:“攀过一山又一山,不是最高不肯攀。我欲求得长生果,胜在人间作等闲。”

长发少年听见李志常漫吟道歌,当真是潇洒不羁,令人悠然神往。不过他伤势严重,开口说了几句话后,都有点身上隐隐作痛,李志常有没有其他事情,他便暗自运行真气调养伤势。两人之间,相安无话。

第二章 摄魂

长发少年潜运神功,神思空明,李志常自然察觉到他外露的生命特征几乎消失。若非李志常清楚少年内力颇深,生命力远比普通人强大,差点就以为他已然死去多时。由此李志常也可以看看出,少年的内功非同小可,连他这等大宗师,隔远了都不能判断他身体的具体的情况。

如李志常这般武学大宗匠,思感蔓延开来,几乎可以无孔不入,光从一个人的呼吸声、脚步声中,就可以判别对方出自何门何派。少年神功运行下,居然能瞒过李志常的感知,当真让李志常又惊又奇。更何况李志常到现在都判断不出来少年练得何门何派的内功,只能从少年冥息前的呼吸中,判断对方内功修习方式,似乎佛道参杂,博大精深,显然少年练的是一门极为高深的内功,或许还不在他神照功之下。

李志常自忖他创出的神照功,乃是天下诸般内功之最,威力之大,即便是九阴真经、易筋经这类无上的武学宝典,仍要逊色一分。不知道少年练的是何等惊人的神功,居然隐然间能和他的神照功并肩而论。

此刻天上无星无月,李志常抛去对少年好奇的心思,躺在雪地里,刺骨的寒冷不断刺激他的皮肤,让他头脑愈加冷静。他神功之下,对于睡眠的需求本来就少了许多,因此百无聊赖下,静静瞧着夜幕。夜凉如冰,寒风凄厉,李志常心情颇为陈杂。自他一生没有如今日之狼狈,同样也没有今日这般手足无措。

他早就察觉到自己的伤势并不致命,可是腿部骨骼折碎太多,要想完好如初,非得半年时间不可。这也是以他如今医术,到了神鬼难测,方才能做到如此地步,若是其他人,只怕一生都得残疾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