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唐三藏西天取经,中间九九八十一难,万苦千辛。

李志常在宅院里面住了一夜,若无其事,这件事很快就被老门子,报给了耿家家主。

只是他还是有些疑虑,便请李志常多住一段时间。

李志常自无不可,同时他还在想如何从耿家中,将这处宅院得到。

又到清夜,李志常在阁楼之上,点着烛火,敞敞亮亮,身前是一个书桌,他正笔走龙蛇的挥毫泼墨,意态闲适。

点点星华月光以及天地间的元气,不知不觉,便被他笔墨引动,灌注自身,愈发显得他的面庞,犹如冠玉,皮肤流露出一种紧密的玉质光泽,难以细表。

张三丰当年尚能从丧乱帖的真意中,引申出倚天屠龙功,这种囊括书法的武功,李志常自然能以练书法,来锻炼筋骨内脏,重新将这能帮他横渡苦海的肉身,进化为道体。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此所谓儒家的三不朽,以其不朽是其神意,而绝非其形体。

李志常知道无论道经还是儒家的经义,其中记载的道理,都近乎真理,绝非经世致用那样简单。

越能领悟这些经典,越能靠近宇宙中那些真正不朽的道理,对于‘性’之一道的修炼,大有裨益。

如诸子这种人物,或许在命功上无所作为,但在修炼的途中,比李志常走得更远是毫无疑问的。

以其所言道理不朽,其人也不朽,便是这个世界,诸子百家也依然存在。

老庄孔墨,依然流传世上。

这便是因为他们肯定重塑了自我,立下某条近乎不朽的大道,辐射诸天万界,都有他们的化身存在。

即使如诸子这样的人,没有脱离命运长河,也有了暂时不受命运掌控的能力,甚至强一点的,还能将过去现在未来的自我统一,再无弱点可循。

形成一种超动态统一,又可称之为‘万变不离其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