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页

枯荣大师却心中一惊:“大轮明王博学精深,果然名不虚传。他一见面便道破了我所参枯禅的来历。”

这道偈言曾经也被段誉提起过,但此刻从敌人口中说出,让枯荣大师多了几分忌惮,他朗声说道:“明王远来,老衲有失远迎,还请见谅。”

鸠摩智道:“天龙威名,小僧素所钦慕,今日得见庄严宝相,大是欢喜。”

然后寒暄了一阵之后,鸠摩智总是自称小僧,给外人一种错觉,似乎这和尚谦虚得很。

段誉却是知道此人心里自负得很,视中原豪杰有如无物,似乎武林中就只有他一个惊才绝艳的天才人物了。

接下来鸠摩智就一番恭谨的言辞,跟他的那封信上所言大意差不多,都是借口为已故的好友慕容博拜求“六脉神剑”图谱的副本,然后到姑苏燕子坞,去将此“六脉神剑”图谱副本烧给慕容博的亡魂。以此祭奠,算是了结自己平生的一大夙愿。

鸠摩智说完了自己的来意之后,就双手轻轻击了三掌。两名壮汉从后边抬了一只檀木箱子进来,放在地下。鸠摩智袍袖一拂,箱盖无风自开,只见里面是一只灿然生光的黄金小箱。鸠摩智俯身取出金箱,托在手中,揭开金箱箱盖,取出来的竟是三本旧册。

他随手翻动,诸人皆瞥眼瞧去,见册中有图有文,都是原墨所书。

鸠摩智凝视着这三本书,忽然间泪水滴滴而下,溅湿衣襟,神情哀切,悲不自胜。本因等无不大为诧异。

枯荣大师道:“明王心念故友,尘缘不净,岂不愧称‘高僧’两字?”

大轮明王垂首道:“大师具大智慧,大神通,非小僧所及。这三卷武功诀要,乃慕容先生手书,阐述少林派七十二门绝技的要旨、练法,以及破解之道。”

众人听了,都是一惊:“少林派七十二门绝技名震天下,据说少林自创派以来,险了宋初曾有一位高僧身兼二十三门绝技之外,从未有第二人曾练到二十门以上。这位慕容先生能知悉少林七十二门绝技的要旨,已然令人难信,至于连破解之道也尽皆通晓,那更是不可思议了。”

他们哪里知道,慕容博当年赠与鸠摩智“少林七十二绝技”,只不过是见他心高气傲,天赋卓绝,打算拿他来试验,若是将“少林七十二绝技”都学了,并无妨碍,他也尽可放心修炼。若是出了什么岔子,倒霉的又不是他。

鸠摩智继续道:“慕容先生将此三卷奇书赐予小僧,小僧披阅钻研之下,获益良多。现愿将这三卷奇书,与贵寺交换六脉神剑宝经。若蒙众位大师俯允,令小僧得完昔年信诺,实是感激不尽。”

本因方丈默然不语,心想:“这三卷书中所记,倘若真是少林寺七十二门绝技,那么本寺得此书后,武学上不但可与少林并驾齐驱,抑且更有胜过。盖天龙寺通悉少林绝技,本寺的绝技少林却无法知晓。”

鸠摩智道:“贵寺赐予宝经之时,尽可自留副本。况且小僧得到剑谱后立即固封,绝不偷看,你们可以派人监督护送,然后小僧就至慕容先生墓前焚化此剑谱,决不致因此而让六脉神剑流传于外。另一方面,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少林寺七十二绝技确有独到之秘,其中‘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三项指法,与贵派一阳指颇有相互印证之功,万望诸位高僧三思而定。”

段誉听得此处,心里也觉得鸠摩智的口才很不错,估计是平时开坛讲解佛经所练就的。而段誉更为注意的是,他身后的那四个背负细长刀剑的人,今天的事情估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