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页

李渊也是有自己的想法。作为一个君王,李渊并非没有容人之量,不然也不会容忍刘文静到现在。要知道,刘文静可是很多次让他下不来台了。

降低对刘文静的封赏,最主要的原因是刘文静是李世民一党。

李渊对自己的子女并非一视同仁,三女李秀宁和最小的儿子李元吉最得李渊宠爱。

但是李渊知道,自己的子女中,最出色的还是大儿子李建成和二儿子李世民。有的时候李渊也在想,自己家祖上是烧了什么高香,大儿子被儒家选定为天下之主,二儿子被佛道两家选中为真命天子。

真正说起来,李唐能够走到如今这个地步,最大的功劳还是在两个儿子身上,儒道佛三家合力,让李唐变成了世间最大的势力之一。

但是如今,李唐立国了,所以主次之分就要分出来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但是手心手背都是肉,李渊经过长时间的思考,终于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学习新朝,将军政分离。军队交给二儿子李世民,让他统领大军去开疆拓土。政务交给大儿子李建成,正好可以和儒家精诚合作,将李唐治下治理得国泰民安。

在这种情况下,刘文静这个属于李世民一方的文官就显得特别扎眼。所以李渊要降低他的地位,让他不至于对李建成造成威胁。

李渊这种想法,很天真,只能说是饮鸩止渴。但是对于背后皆有李唐需要仰仗势力的两个儿子,李渊却也没有什么其他太好的办法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李元吉封齐王。”

“李秀宁封平阳公主。”

重头戏来了,群臣知道接下来才是最重要的两个封赏,李建成和李世民两人,毫不夸张地说,对于世间的格局都有很大的影响。

不光是李唐的臣子在关注这个,王宇也在时刻关注着李唐的动静。李渊欲称帝这种事情当然瞒不过王宇,罗网已经全面启动,务必将最新消息及时传给王宇。

“李世民封秦王,兼领太尉,位列三公之首,主管全国军事。”李渊的随身大内总管韦怜香尖声宣布道。

“儿臣领旨,谢父皇。”李世民跪地接旨,心中大定。秦王的称号他不放在心上,身为李渊的儿子,一个王爵是怎么都跑不了的。李世民真正看重的是太尉这个职位,确切地说是主管全国军事这一职权。

在当今天下,如果有人问什么最重要,李世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