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页

凡是在王宇登位之后,颁布种种措施仍然没有挂冠离去的官员,王宇都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内部的考核评定。因为这样的官员,大多数对新朝的忠心都是毋庸置疑的。王宇不放心的,是他们的能力。

科举制度在现在这个世界,还不是推广的好时机,所以王宇也一直没有将科举制作为新朝改革的方向。有些时候,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就是疯子。王宇不会做一些明显超越时代的事情。

但是王宇结合后世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再加上石之轩和杜如晦的补充,出几道试卷考核一下这些官员的基本能力还是很容易的。

事实上,所有的大势力内部都有对麾下官员的考核。王宇此举,并不算是多领先,只是更加的专业。毕竟,相比于怎样考察官员的能力,这方面王宇的考核自然不会只是让官员们背四书五经,而是要考核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但凡是通过王宇考核的,新朝内部都称呼他们为进士,意为更进一步的士人。王宇也自然会重用通过考核的官员。当然,进士的门槛是很高的。每次考核,能够得中进士的,不超过三分之一。

至今为止,王宇已经考核了三次,一次是考核王莽留下来的老班底,其余两次是因为在王宇登基以后,一直在招收新的官员,他们入职,也需要接受考核。

然后王宇和石之轩根据考核的成绩,对他们的能力有一个具象的认识,也能够更加细分地让他们尽可能的人尽其才。

科举制没有大规模的应用之前,王宇只能暂时做到这一点。

而居住在李园的李家,上中下三代一共有七人,都在新朝做官,并且全部通过了进士考核。老实说,这简直就是奇迹。一门人才,还都是实干型的人才。

而新朝连续三次的进士考核,李家没有出过一任状元头名,但是三次的探花归属,全部属于李家,而且,得中探花郎的正是当今李家的家主和他的两个儿子,他们分别包揽了三次考核的第三名。

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李家在新朝的政坛中,也是一段佳话。

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一种飞刀叫做无解

王宇虽然没有表明身份,但是就凭王宇的穿着和气质,也能够看得出来非富即贵。

李家是书香世家,门人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

在通报了当今李家家主,人称“老李探花”的李家家主李克常之后,李克常很快便出来迎接贵客。

今天他正好休息,他的大儿子,“大李探花”李布衣正在当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