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页

而且,根据罗网的情报,李秀宁之所以看上顾惜朝,是因为铁手拒绝了李秀宁。

铁手那儿碎了的梦在顾惜朝身上重建,而实际上,顾惜朝也的确有让她倾心的理由,才貌绝世,书剑飘零,身世凄凉,甚至更懂风月,更知珍惜,他的孤傲,不自觉地透着与庙堂格格不入的气息。

李秀宁喜欢的,是他的江湖气质,却并不是他的才华。

顾惜朝视之如命的兵书《七略》,对于李秀宁而言,也只不过是废纸一张罢了。

李秀宁是李唐的公主,功名唾手可得,对于富贵荣华,她是阅尽千帆的厌倦与淡然,求的是红尘俗世一方净土,清净随意。

而贫贱如顾惜朝,是久居人下的不甘与孤愤,求的是出将入相千秋功业,万人景仰。

李秀宁出入庙堂,所以有浓重的江湖情结。

顾惜朝漂泊江湖,所以有强烈的庙堂情结。

李秀宁想挣脱的正是顾惜朝所向往的。

他们不是一路人。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道德的最终目的不过是要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好。当生存都成问题时,道德显得多么苍白无力。

忠孝节义,一切的冠冕堂皇有时根本敌不过一个热乎乎的包子。饿死不食周黍,是圣人的事情,与凡人无缘。

顾惜朝很小就洞悉这一切,所以,他不惜为某些目的做坏事。

而李秀宁,怎么会懂?

身世、经历的不同,造成价值层面上的南辕北辙,就像小农意识和小资情调的格格不入一样。

顾惜朝和李秀宁,当局者迷,但是王宇旁观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