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村里的女人不怪自家老公猥琐,却将罪责都推给了“张寡妇”,自动结成了同盟,一起明里暗里指桑骂槐,“狐狸精”、“烂货”之类的字眼挂在她们嘴上,萦绕在白三娘耳边,甚至半夜也有人到她家门口挂破鞋,她儿子同样免不了被村里小孩骂“野种”。

而男人们为了安定家庭,虽然在无人处经常对白三娘嬉皮笑脸风言风语,当着老婆的面也是一样要凶巴巴骂她“贱货”的。

不过,令人厌恶的上浦村村民如今都已从世上消失了。

原本白三娘为了不暴露身份,还是会继续忍耐下去。可是九年前,白鹏七岁的时候,忘了娘经常叮嘱的“不可跟人打架,不可暴露武功”,为了一个纸鸢,不但用出武功,还打伤了地主的儿子,非但打伤了地主的儿子,更打晕了地主家的武师,一个身强力壮的少林俗家弟子。

熊世贵熊老爷是混江湖跑买卖的,家里养了一群武林好手,自然要为儿子讨公道,而且他怀疑如此厉害的儿童背后必有高人,所以带来了几乎全部的手下。

后面的事顺理成章,熊世贵很少下乡,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艳名远播的“张寡妇”。一见之下,熊老爷心猿意马。纵然“张寡妇”苦苦哀求,愿意尽力赔偿,可他坚持“张寡妇”用身子来赔。

当时,村妇们时常鄙夷地评论张寡妇是“坏女人”,但她们全然不知这位张寡妇真正的身份,更想不到她当真“坏”起来是什么样子。

无论上浦村的村民,还是熊老爷及其武艺高强的手下,都不知道张寡妇在江湖上还有一个名字:鬼仙子。

“得罪阎王,死一人;得罪鬼仙,死满门!”

这句江湖传言,基于无数血淋林的事实:凶残的女魔头鬼仙子,一旦出手杀人,必定屠灭满门斩草除根,老弱妇孺一个不留,不会有别的结果。

所以,既然熊老爷执意寻死,鬼仙子只好满足了他,按照“得罪鬼仙死满门”的规矩,顺便给熊家灭了个门,连同整个上浦村,一条活狗都没剩下。

鬼仙子出手特征太明显,仇家闻风而至,但她也灭口得足够干净,走得足够迅捷,成功逃之夭夭。

母子俩再度隐姓埋名,一路乞讨着逃亡,最后来到乌程县尖榆村定居,这里的邻居们还不错,对白三娘都很客气,男人们也规规矩矩。并非此地居民品德格外高尚,而是因为帮三娘买下这房屋和田地的,乃是县里人人敬畏的赵四老爷。

赵四老爷顶着举人功名,县太爷见了他都要称呼一声“赵兄”,而且他开了个“赵家武馆”,门徒众多,称得上文武双全,又是县里数一数二的财主。村里人搞不清白三娘与赵四爷的关系,自然不敢对她造次。

白三娘认识赵四爷的时候,正带着儿子在乌程县城里乞讨,结果被赵四爷纠缠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