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琴老人笑道:“我道是谁,原来是凌霄的大儿子。喂,小娃子,上船喝杯酒罢。”凌比翼微笑道:“承老前辈相邀,小子自当遵命。”伸手抱起赵观,飞身跃上了小舟。

上得小舟,但见那持箫老人满面皱纹,勾鼻鹰目,年纪虽老,容貌仍十分剽悍。刚才见过的白鹤一脚独立,收翅站在他的身后,凝视着来客。抱琴老人身形矮胖,白发红面,头大脸宽,眼细嘴阔,一副慈善和气的模样。两人看来都已有七八十岁年纪,但精神矍铄,一望而知是内家高手。凌比翼向二老行礼,说道:“凌比翼拜见两位前辈。小子识浅,请问两位前辈如何称呼?”

抱琴老人笑道:“凌小朋友不用客气。老夫康筝,跟你太师父扬老是老朋友了。这位是西湖松鹤老,是老夫的表弟。”凌比翼这才知道那弹琴老人便是九老之一的康筝,二人都是自己祖辈的人物,当下恭恭敬敬地向二人行礼拜见。

松鹤老请二人进入舟蓬。蓬内甚是宽敞,中间一张方几,四个席子,几上点着一盏油灯。两老坐下了,凌比翼也在席上坐下,将赵观放在身边。松鹤老问道:“这小孩怎么了?”凌比翼道:“这位是晚辈的朋友。他功力尚浅,抵不住两位的音乐,昏了过去。”松鹤老道:“既是如此,便让他多睡一会,免得受了内伤。”向后舱叫道:“老邱,取酒来。”

后舱一人应了,不多时一个梢公模样的瘦高老人走了进来,送上一壶酒和几碟下酒的花生小食。松鹤老吩咐道:“今儿是望日,月色正好,你将船划到翠堤边上,咱们赏月去。”老邱应了,走回后梢,撑篙将舟子缓缓向湖中荡去。

康筝笑道:“松鹤老弟,咱们兄弟七八年没见了,没想到你的箫技进步了这许多。”松鹤老微笑道:“咱们这回比试,仍旧不分上下。”康筝道:“加上凌小兄弟发啸助兴,咱们今夜湖上斗乐,可真精采得紧。”凌比翼道:“晚辈胡乱出声,扰了前辈雅兴,还请恕罪。”康筝摇头道:“甚么恕罪不恕罪?咱们还该感谢你。若非你出声相阻,咱兄弟斗得高兴,停不下来,只怕都要受内伤了。”凌比翼道:“不敢。晚辈得闻前辈仙乐,大饱耳福,实是受益不浅。”

松鹤老望着他,说道:“你年纪轻轻,内力就有这般造诣,当真不易。”说着斟了三杯酒,举杯道:“老夫敬你一杯。”凌比翼谢了,一饮而尽。

第三十四章 山中之鬼

三人饮酒闲谈,临风赏月,甚是欢快。两老都是世外高人,凌比翼自幼随父母隐居虎山,虽多走江湖,仍不脱隐逸之气,三人相谈甚是投机。凌比翼道:“两位雅善音律,小子好生仰慕。不知可否请两位再奏一曲?”

松鹤老谦让几句,才道:“老头子献丑了。”举起洞箫,悠悠吹起,这回箫声不再哀怨,却带着淡淡的惆怅之意。凌比翼心想:“这位前辈定然有过一段伤心事,吹出的箫声才如此悲怆。”康筝将瑶琴放在几上,也弹奏起来,与箫声相和。琴箫合奏的曲调渐渐趋于轻灵,有若浮云蒸气,在空中飘浮荡漾。凌比翼只听得全身舒泰,好似悬浮于半空,不知身在何处。

正倾听时,忽然一声尖号破空而起,有若金属相击,有若鬼哭神号,松鹤老和康筝立时停了下来。三人愕然相顾,都觉毛骨悚然。凌比翼问道:“那是甚么?”

松鹤老摇头道:“传说西湖边的山林里住着一个鬼怪,常在夜半出声号叫。我曾远远听过那号声,这却是第一次这么近听到。”康筝问道:“甚么鬼怪?”松鹤老道:“听乡人说,那鬼怪长得青面獠牙,丑陋恐怖,有时下山来,到农家咬断鸡鸭牛猪的脖子,有时偷去乡人的小娃娃。乡人曾结伴去山里寻猎那鬼怪,却从来没找着。”

正说时,忽听远处岸上传来一阵婴儿的哭声,康筝脸色一变,说道:“他当真捉了个小娃娃去?”松鹤老皱眉道:“我早想看看这鬼怪的真面目。咱们去瞧瞧。”凌比翼也甚是好奇,说道:“我随两位前辈同去。”松鹤老点点头,回头叫道:“老邱,快将舟子划去北岸。”

老邱探头进来,说道:“主人要去抓鬼么?”松鹤老道:“我们去瞧瞧。”老邱似乎十分害怕,说道:“我听人说那山鬼会施法术,主人要小心啊。”松鹤老道:“我理会得。你快划船罢。”三人虽都不相信鬼神,当此情景,也不由得生起栗栗之感。

小舟将要荡到岸边,那尖锐的号声再次响起,极为刺耳。三人都听出那叫声并非猛兽所发,其中贯注内力,疑是内家高手。康筝和凌比翼当先纵跃上岸,松鹤老吩咐老邱道:“你照顾着这小孩儿,将舟子荡到湖中。我吹箫召唤时,便过来此地接我们。”说着也跃上岸去,白鹤展翅跟在他身后。三人循着号声来处向山上行去,老邱见三人去远了,忙不迭地将船荡到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