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观摇了摇头,他从未向李四标透露自己和百花门的底细,微一沉吟,说道:“四爷,兄弟有个不情之请,想请四爷包涵应允。”李四标道:“你尽管说。”

赵观道:“兄弟出身隐秘,身负血海深仇,实有许多不可告人之处。我当四爷是好朋友,一片坦诚,若不是情非得已,绝不会蓄意隐瞒。在下若入青帮,想请四爷和帮中兄弟不要过问在下的来历和私事,在下的手下也不受青帮指令。”

李四标微微皱眉,向他凝视一阵,才道:“好!我相信你是个好汉子。你和你手下的事,只要不危害到本帮,我便绝不过问。”赵观听他答应得爽快,笑道:“有四爷一句话,我就放心了。”李四标也笑了,伸出手来,二人四手相握,相视而笑。

此时百花门在赵观和五个长老的经营下,已十分稳健,仇家仍旧未露出任何线索,赵观在杭州渐觉无聊,偶尔上青楼玩玩、上李家见见李画眉的面,便无他事。不意李四标对他赏识如此,竟要推举他做青帮坛主,倒大出他的意料之外。青帮号称天下第一帮,势力广布大江南北,赵观本身已是百花门主,自不稀罕这坛主之位,但他喜爱帮派兄弟的热血重义,入帮后又可以多亲近李画眉,何乐而不为?他自思不论做何决定,都须以百花门的安全为最先考虑。自己百花门主的身分仍旧十分隐秘,若要继续保持这个秘密,出任青帮坛主不啻是个极好的掩护。任何人都不会想到,一个在青帮领有职位、在台面上颇有身分的人,竟会和隐秘诡异的百花门有任何关联。

赵观回到江家庄后,便召集紫姜、青竹、兰儿、小菊、玫瑰五位长老,述说李四标相邀加入青帮之事,请问各人的意见。兰儿首先大力赞成,说道:“青帮势力广大,门主能在青帮领职,对保护本门大有好处。”

青竹问道:“门主若加入青帮,将如何兼顾本门事务?”赵观道:“辛武坛设在南昌,离此不远。我一月中总有十天回来杭州,门中各事可由诸位长老决定,大事可等我回杭州再行决定。”

紫姜则问:“门主若去做青帮的坛主,我们百花门以后便臣服于青帮么?”

赵观道:“不。我百花门仍旧独立,不受青帮指挥。我在青帮自有手下兄弟指使,若非必要,绝不会以青帮中事相烦百花门人。这事我已和李四爷说过,他也答应了不追究我的底细。”

众女又商讨一阵,都觉得赵观加入青帮乃是一着险棋,有泄漏身分之虞,但若能运用得当,却可对百花门带来莫大的好处,便都表示赞同。

赵观见众女再无疑虑,次日便去回李四标,说道:“四爷有心引晚辈入帮,晚辈恭敬不如从命。”李四标欢喜之极,捋须微笑,连声道:“好,好!”

数月后的一个清晨,李四标正式开坛接引赵观入帮。青帮入帮的仪式极为繁琐,半个月前,一个引进师先领赵观去晋见本命师,他的引进和本命二师都是李四标所介绍,帮中资格极深的元老。之后又去见师父、师母,请示师父母的生辰八字,称为“认门”。李四标对赵观极为尊重,并不让他拜师,直接替他“开善门”──接引他成为青帮弟子,也称为“进门坎”。

开善门那天,甲武坛极为热闹,青帮弟子总有五六百人前来观礼。坛中供起天地君亲师的神主牌位,上挂达摩老祖和青帮创始人三老四少的画像,两旁配有“正大光明”和“义气千秋”的巨幅对联。赵观在一个香主的指引下,先在神主牌位前焚香,念请香词;又去点燃蜡烛,念请蜡词,之后向神主牌行三跪九叩大礼,念家法词,宣读誓词。最后呷一口清水,称为“净口”。

仪式结束后,李四标发给他一本“海底”,即青帮帮众的证件。那是一本红色小册子,封面写着“义气千秋”四个金字,翻开第一页是一艘运粮船的图案,船上有一面小旗,旗上画有黄色三角标志,边沿则有黄色牙形装饰;第二页是师爷的像,第三页才是赵观的画像和他在青帮中的法名。赵观算是青帮第六代弟子,依照清、静、道、德、文、成、佛、法的排行,以“成”为法字,取名江成杰。

赵观被母亲接引入百花门时也经过一些仪式,但跟青帮的繁文缛节、程序排场实是不能相比。他拿到自己的“海底”,翻看几页,甚觉有趣,暗想:“我赵观的名字又多了一个。赵观已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真实姓名了,再加上上官千卉、江贺和江成杰,连我自己都快弄不清自己到底叫甚么了。”

入门之后,李四标交代女儿引领赵观熟悉帮中规矩。李画眉便向赵观述说青帮的缘起、创始人三老四少的事迹等等,又道:“青帮中人靠着一本海底,便能走遍大江南北,处处受到照顾保护。你若行路时,遇到黑道上的土匪强盗,只要说:‘西北干天一块云,一朵莲花开满盆,上打君,下打臣,不打安清一家人。’或是‘老大不必抓我讯,三老四少请听真,金银财宝我没有,快刀不杀一家人。’强盗便会饶过你命,甚至贴补钱财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