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页

李沧行一下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收复河套,这又是怎么回事?”

公孙豪道:“具体的内幕我一个江湖武人也不是太清楚,只是听到一些风声,我大明建立后,驱逐了鞑虏,但是疆域只限于长城以内,长城外的蒙古人这百余年下来又渐渐地恢复了实力,不断地袭扰我大明的北部边防。”

“三边总督曾铣,曾经上书皇帝,说是蒙古鞑靼部一直袭扰我边关,希望能出兵收复关外的河套草原,就是汉武帝时收复的朔方郡,以此作为缓冲,训练骑兵,作为长城的前沿地带。”

“皇帝先是答应他的,但是后来看着前线的军费不断上涨,而且三天两头地各种军费奏折要他批阅,扰了他的清修,就不高兴了。严嵩这时候趁机挑拨,说是曾大人妄开边衅,企图贪功显名。”

“加上边将仇鸾和严嵩勾结,上书说曾铣有不臣之心,还和朝中大臣勾结,欺瞒皇上,正好这时候蒙古大汗俺答引兵攻打宣府,大同,严嵩就说这是曾铣在边关惹事,引来蒙古人的报复。”

“李兄弟,我虽然是江湖武人,但也知道皇帝老儿最怕的就是边关重臣和朝中大臣相勾结,图谋不轨,夏言一直不赞成皇帝每天扔下国事,跑去修仙问道,他早就看夏大人不顺眼了,反过来那个严嵩却能变得花样讨皇帝的欢心,所以他就下令将曾铣斩首,还将夏言罢官回家。”

李沧行算是完全明白了,为什么倭寇攻南京这么重要的事情,皇帝都可以不闻不问,甚至可以把上泉信之放回,上梁不正下梁歪,有这么个不问国事,只求自己长生不老的皇帝,才会有像严嵩这样的奸党把持朝政,在各地都任用自己的党羽。

第290章 夜论江湖

但李沧行还是有些不甘心:“那个锦衣卫总指挥使陆炳,不是天下第一的特务头子吗?虽然此人狼子野心,要挑起我们江湖的争斗,好坐收渔人之利,但弟子和他打过几次交道,好像此人也是颇为操心国事的,张口闭口都是什么军国之事,难道他就眼看着严嵩那个奸臣作乱?”

公孙豪不屑地“哼”了一声:“陆炳此人,仗着和皇帝的关系,铁心当他的走狗,根本不会伸张正义!你真当他会一心为国吗?如果为国的话,又怎么会这样打压江湖中的武林势力呢?像上次的倭寇流窜,最后还不是靠了江湖中人才最后把他们诛灭,如果不是有我们这些习武之人,只怕他的锦衣卫也招不到人呢。”

“我听说夏言曾经查到过陆炳贪污受贿,阴养死士的计划,就是你以前跟我说的那个什么青山绿水计划,这件事见不得光,都是陆炳私自建立小金库,阴养死士才弄起来的,只怕皇帝也不知道他敢在自己亲笔御封的武当派也放内鬼。”

“夏言好像是因为少林派破获了陆炳潜伏的内贼,从而知道了陆炳的整个计划,由于夏言是少林派长期以来的靠山,所以陆炳害怕了,向夏言服软,夏言不知道怎么想的,让陆炳当众向他磕了三个头就算完事,没有追究此事。”

“从此陆炳就恨上了夏言,仇鸾密告曾铣结党营私,勾结夏言的时候,皇帝也不是轻易就相信,而是找了他自认为公正可靠的陆炳,密派锦衣卫去查证此事。由于陆炳被夏言当面折辱,怀恨在心,就回来证实了仇鸾的所言,这才让皇帝下定了杀曾铣,罢夏言的决心,可以说,夏言是一半坏在陆炳,一半坏在严嵩手上的。”

“沧行,你说如此假公济私的家伙,又怎么可能真正的忠心于国事呢?上次最后来押解上泉信之去汪直那里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位锦衣卫总指挥使,在我看来,他现在已经是严党的一员了。”

李沧行倒吸一口冷气:“严党是魔教的后台主使,这么说来,陆炳也要放弃他的那个制衡江湖的计划,转而全面支持魔教和巫山派来打压各武林正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