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页

而从刚才的一系列举动可以看出,上泉信之这个真正的东洋倭寇,看起来地位还要稍低于徐海,甚至可能还不如那蛮汉子毛海峰,这二人天狼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从他们说话可以听出,那徐海带有些杭州腔,而毛海峰的话有点徽州口音,应该是地道的中国人。

天狼在锦衣卫时也曾问过陆炳有关倭寇的一些情况,所得的回答和当年与柳生雄霸,公孙豪等人交流的结果一般无二,由于嘉靖皇帝为了个人面子实行的海禁令,沿海的渔民被迫内迁,离开他们生活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土地,更是放弃祖祖辈辈们靠海吃饭的营生,由于朝廷只知迁民,不知抚恤,这些人多数生计无着,只有咬咬牙,学着倭寇那样,剃成月袋头,做起海盗的营生。

随着这种中日合壁的倭寇不断发展,只知打打杀杀的日本倭寇渐渐地沦为了倭寇中的炮灰和打手,由于这些东洋武士武艺高强,又没有太大的野心,所图的不过是饮酒吃肉,奸淫掳掠这些基本需求罢了,所以被更有野心,头脑也更精明的中国海商巨盗们逐渐地把持了话语权。

现在在浙江福建两省的倭寇中,势力最大的就数徽州商人汪直领导的海盗集团了,汪直号称五峰先生,原来就是一个精明的商人,最早是跑吕宋那一带的海外贸易,靠着他精明的生意头脑和狠辣的手段,汪直很快就吞并了几个合伙生意人,成为船主。

到了嘉靖十九年的时候,汪直又和日本的倭寇扯上了关系,与上泉信之等东洋黑道大概也是那时候建立的合作关系,开始建造巨大的战舰,样式和火炮均仿制在这个时代称雄海上的佛朗机人(西班牙和葡萄牙在远东的殖民者,此时以巨舰大炮见长),战船可以建到六七层楼高,容纳二千人,甚至在上面可以跑马。

由于汪直这个海盗头子也是中国人,因此投奔他的沿海渔民络绎不绝,现在的汪直,手下战船千艘,走私海船更是数倍于此,海贼数万,都是装备精良,穷凶极恶之徒,如此实力甚至连日本的领主也不敢招惹他,日本九州的萨摩藩号称关西数一数二的强藩(诸候),碰到汪直也只能乖乖地允许他的庞大船队在自己的领海里通行,甚至专门划出了一个叫松浦津的小岛供汪直作为基地。

于是汪直在宁波外海的双屿(今千岛群岛里的一个大岛)以及萨摩的松浦津分别建立了基地,大肆地进行走私和贸易,大明的海禁令虽严,但仍然架不住有不怕死的商人暗中与汪直通商,卖给他大量的丝绸与瓷器,而汪直用了这些东西南下吕宋,和佛郎机人换得洋枪大炮或者是西洋玩意,再到日本去倒卖,赚得日本的大量白银,也就十年功夫,汪直就兼并了几乎所有的沿海倭寇,成为名副其实的海贼王。

只是陆炳还说过,汪直的目的并非杀人放火,自从他接手倭寇以来,也开始约束手下,那种针对沿海村镇无差别的劫掠与屠杀,比起以前已经少了许多,这也多少归于汪直的约束之功,他的目标是希望能打开海禁政策,可以合法地与大明做海外贸易,如果嘉靖皇帝逼得急了或者派军围剿,汪直则会毫不客气地给予回击,并报复性地抢劫几个沿海城镇以显示自己的实力,本质上,汪直可以说是俺答汗基本上是一类人,以战逼商而已。

而汪直手下除了有装备火枪大炮的数万海盗以外,武艺高强的护卫也是层出不穷,凶悍的东洋武士,精于火枪与剑术的佛郎机剑客,以及不少被重金吸引,加入他的海贼团伙的中原武林高手,数量足有几千,单纯论门派实力也足以笑傲中原武林,以前锦衣卫曾多次派高手死士刺杀汪直,都如石沉大海,全无音信,想来都被汪直发现并处死了。

所以近年来无论是陆炳还是胡宗宪,对待汪直团伙的态度也是从以前的坚决剿灭改为以抚为主,只是嘉靖还是一直不肯下令开海禁通商而已,现在双方在东南沿海一带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天狼的脑子在飞快地旋转着,这个徐海和毛海峰,看起来都是至少顶尖的高手,尤其是徐海,不经意间露了一手,虽是突袭,但能一招就制住武功至少是超一流高手的上泉信之,足见其功力,只怕自己与其对阵,也要全力施为,还不知道鹿死谁手,如此高手,现在又是人多势众,扔下王翠翘出来执行的任务,一定是非同小可,甚至很有可能是与严世藩的私自会面。

天狼越想越兴奋,只可惜身边没有人相助,以自己一人之力,即使撞见了严世藩与他们的相会,也根本无法破坏,甚至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们进行各种肮脏的交易,而无能为力,想到这里,天狼不禁黯然神伤,又开始飞快地思索起应变之策。

徐海等人出城之后走了十余里,进了一片小树林,天狼依稀记得这里就是上次追击上泉信之时的那片林子,他看到前面的这帮倭寇停下了脚步,上泉信之一人走到前方,在林中一片空地打了个忽哨,很快,从四周的树上和草丛中,二十多个全身漆黑,只留一双眼睛在外的蒙面人钻了出来,对着徐海等人点头行礼。

天狼看到这些蒙面人,一个个身形矫健,可是动作却是异常的轻盈,手中的兵器也是很奇怪的轻剑或者是带着铁链的锁钩,他想起当年和柳生雄霸在那无名山谷中论及东洋的武林门派时,柳生雄霸曾经提到过东洋武林中,除了像他那样的正规剑士外,还有一些以暗杀,潜伏,刺探见长的武人,名叫忍者。

这忍者的由来还要上溯到日本一百多年前开始的战国时代,在东洋,天皇和公卿家族自从武士的崛起后,就成了摆设,当了快一千年的汉献帝了,其中虽然有过几任天皇不甘大权旁落,曾经利用武士领主之间的矛盾试图掌握君权,可是这些尝试最后还是失败了,天皇继续在日本作为吉祥物和精神领袖存在,国家的政权掌握在号称幕府的武士首领,即将军的手中。

将军控制着日本的大权,分封自己打天下时的大将们作为各地的领主,日本国共有六十六个国,每个国的大小相当于中原的一个州郡,国主的正式官职叫作守护,又称之为大名,主管一国之军政财权,甚至连手下的官员也都是世袭的武士,类似于中国的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只是名义上对作为武士首领的将军给予效忠,连税都是不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