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页

天狼想到沈炼当年在南京城平倭时的英姿,又想到他扳倒奸臣不成,反被流放边关的结局,心下黯然,叹了口气:“能当沈兄此评,此生虽死无憾矣,只可惜沈兄蒙冤,我却无能为力,唉!”

徐文长的眉头动了动,在桌上写道:“天狼兄,沈兄上书的事情,事先跟我也在书信中提过,当时我劝他暂时不要冲动,严党势大,尤其是东南一带,朝廷离不开胡部堂,这时候如果倒严,势必要牵连胡部堂,这对国事不利,其实更好的选择是等胡部堂在这里建立了功业之后,回朝入阁,到时候再联合其他内阁成员慢慢地架空严党的势力,这才是稳妥之道。”

“毕竟严嵩和清流派大臣恶斗数十年,得罪人无数,若是清流派大臣主政,他就是为了自己下台后的身家性命,也要占着这个位置到死的,但如果是作为他门生的胡部堂,他倒是可以放下心,争斗也不至于那样激烈,也许这就是最好的扳倒严党的方法,对国家的伤害也最小。”

天狼的眼中冷芒一闪,也跟着写道:“看来徐先生也不喜欢严嵩一党了?”

徐文长点了点头,写道:“严党祸国殃民,擅权误国,揣测上意,打压忠良,此事天下尽人皆知,又何必讳言,我等读书人,心中自有良知,即使是胡部堂,虽然位列严嵩的门生,但是对严党中大多数人,尤其是严世藩的做法,那也是深恶痛绝的,只是人在官场,有些事情不得已罢了。”

天狼点了点头:“那徐先生也知严党这些年的罪恶,就这样放过他们,公平吗?”

徐文长微微一笑:“凡事要一步步来,严嵩下台之后再跟他们慢慢清算,也不是不可以,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先让严嵩下台,这就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皇上要从心底里厌恶他们,想让他们下台,二是国家并不是非他们不可,就算打倒了严嵩父子,也不至于影响国家日常的事务,这就需要南北的战事都能够平定,又有良臣入阁主政才行,清流派的那些人,多数也只是嘴上夸夸其谈,并无办事的能力,严党中的不少人,虽然贪污腐败,可是办事的能力却是很强的。”

天狼从心里对这套言论并不是很赞同,沉吟了一下,决定还是避开这个话题:“那徐先生的意思,你的这套方案,并没有和严世藩商量过了?那如果和他对倭寇的策略不符,怎么办?要知道胡部堂是他父子推荐来东南的,他们能扶起胡部堂,自然也可以把他踩下去。”

第553章 交心徐文长(二)

徐文长的眼中神芒一闪:“你说得对,严世藩根本不想平倭,他只想着跟倭寇做生意,可以得到好处,至于严嵩,虽然并不想和倭寇有什么往来,但也不想东南出事,尤其是不能影响东南的赋税,把国库的钱全扔到东南的军费这个无底洞来,所以也希望在这里能息事宁人,我们正是看中了他们的这个想法和心思,所以才提出和倭寇和谈,商量开海禁通商的事,招安汪直,可是后续的杀招,也就是引徐海和汪直火并,以及拿下汪直,调动倭寇舰队转攻日本,这事我们没有和严嵩父子说过,只是如果做成了既成事实,他们也只能认!”

天狼哈哈一笑,写道:“可是这个方案,你们和皇上说过吗?”

徐文长用手把桌上的字抹掉,飞快地写道:“胡部堂给皇上的密奏,要经过兵部转递,严嵩父子是能看到的,所以在那密奏里不能写明,皇上的心思,胡部堂是清楚的,他要面子,骨子里是不想开海禁和倭寇做生意,只是迫于形势,也只能默认,但如果说以后要把倭寇,至少是汪直和徐海这样的头子给剿灭,他一定是求之不得。”

“所以我们还要向皇上上一道密奏,把今天的这个方案向他禀报,这个密奏不能走内阁,只能从锦衣卫陆总指挥那里送上去,而这个送信的人,只能是你天狼兄了!”

天狼这才明白了徐文长今天和自己如此推心置腹的真正用意,他笑了起来:“徐先生到现在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啊,怪不得在见胡部堂之前要特地约在下作如此深谈呢。”

徐文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低声说道:“其实也不全是为了要天狼兄送信,沈炼说过天狼兄是忠义之士,所以我们这个计划也对天狼兄毫无保留,必要的时候,有些胡部堂不方便做的事情,可能还需要天狼兄帮忙呢。”

天狼点了点头:“是不是牵涉到与倭寇交往,甚至刺杀倭首之类的事情,需要我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