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页

胡宗宪微微一笑:“天狼大人可知这汪直的发家史吗?又是否知道汪直与陈思盼和萧显的恩怨是何以结下的?”

天狼对此还真是一无所知,听胡宗宪的意思倒是有意把此事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于是正色道:“愿听胡部堂指教。”

胡宗宪对着徐文长使了个眼色,徐文长的面色凝重,开始娓娓道来:“要说这汪直,他最初只是个商人,与同乡徐惟学,叶宗满一起合伙经营私盐生意,后来因为官府在内地查私盐查得紧,汪直觉得在内地赚不到钱,因此跟徐惟学和叶宗满一起出海经商,最早是和南洋吕宋一带的佛郎机人,也就是西洋人做生意,后来发现走私不如直接抢劫来得快,于是便组建起自己的武装船队,干起了海盗。”

“当时在海上势力最大的几股海盗,一股是同为徽州人的许栋,一股则是出身广东一带的巨盗李光头。双方也是互不服气,经常火并,那还是嘉靖十年左右的事了,离今天足有二十多年,倭寇也没成气候,海上的多是这些中国海盗,往往也只是劫掠出洋的商船,不像今天这样直接攻击城镇。”

“汪直和许栋同是徽州人,所以在一开始力量薄弱的时候就加入了许栋的船队,由于汪直心狠手辣,深通作战经商之道,很快就成了许栋集团的头号战将,把那李光头压得远遁广东一带,不敢再在浙东与之争雄。”

“到了嘉靖二十四年的时候,许栋被他的义子所杀,这个义子名叫许朝光,是广东潮州人,许栋早年做海盗时曾经攻击过潮州,杀了许朝光的父亲,掳掠其母和年幼的许朝光,许栋膝下无子,因此收许朝光为义子,这许朝光年龄稍长后知道了自己的往事,便趁机杀许栋报仇,并带走了许栋集团的相当一部分部属,南下投奔李光头。”

“汪直接手了许栋集团剩余的大部分部众,从此成为浙江福建一带的头号豪商,由于汪直为人狡猾,利用地利之便,早早地与倭寇扯上了关系,因此实力强过许朝光,而同样受过当年许栋恩惠的徐惟学,为了给许栋报仇,率了自己的部属与许朝光大战。”

“徐惟学虽然击毙了许朝光,却没想到李光头趁乱突袭,又将徐惟学杀死,尽得其部众。后来李光头被自己的部下陈思盼火并,此人身边有一狗头军师,乃是广东的一个举人萧显,此人阴险狠毒,毒计百出,听说消灭许朝光,徐惟学和李光头的连环计策,就是他向陈思盼所献。”

“许朝光和李光头死后,陈思盼与萧显也和汪直握手言和,这些广东的海盗也得以进入浙江沿海,甚至和倭寇也攀上了关系,经常带着倭寇去洗劫福建和广东潮州汕头一带。只是他们和汪直打劫的地方不一样,以避免冲突而已。现在汪直的实力已经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估计也容不下这陈思盼了,加上徐海是徐惟学之侄,也一直想荡平广东海贼,为叔父报仇,所以秘密给我送来书信,要我们相助,剿灭陈思盼一伙。”

第561章 驱虎吞狼

天狼听到这里,算是完全明白了汪直为首的浙江海盗和陈思盼这个广东海盗集团的恩怨,他点了点头:“若是陈思盼不除,汪直和徐海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也不会拔刀相向,互相吞噬,部堂大人是这个意思吧。”

胡宗宪满意地点了点头:“天狼大人果然聪明过人,那福建广东一带的海盗并不足虑,朝廷真正的心腹大患还是浙江一带以汪直为首的倭寇,因为陈思盼等人毕竟和东洋倭寇勾引较少,战力远不如汪直所部强悍,离得又远,因此算不上我们的终极目标。”

“可是汪直这些年能把势力发展得如此之大,很大程度上是打着为许栋报仇的名号,把原来许栋手下的大部分船主都集中到了自己的旗下,就连那徐海,在没有为叔父报仇之前,也只能暂时奉汪直为主,在他手下听令,只有消灭了陈思盼和萧显,才有可能跟汪直正式分家,而分了家后,矛盾和冲突就会越演越烈,最终的翻脸火并,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天狼凝神思考了一下,问道:“可为何这么多年,汪直和徐海都没有真正地找陈思盼和萧显报仇呢,甚至还允许他们经过浙江外的海面,和倭寇扯上了关系,现在还要给部堂大人送信,让我们官军协助他们剿灭陈思盼,这会不会其中有诈呢?”

徐文长哈哈一笑:“天狼是不是担心他们这些海贼联手设套,诱我们的水师出动,然后聚而歼灭?”

天狼点了点头:“我对东南的军情还不是太熟悉,不过也听说水师战舰屡战不利,现在基本上已经退保营寨,不再主动出战了,可是只要舰队还在,那就是对倭寇的威胁,让他们也不敢放胆长趋直入,现在的海禁令把沿海的居民内迁百里,只靠着抢沿海的那些空无一人的镇子,倭寇是一无所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