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清风望了下山下众人,还自称剑阁高手,也不过如此嘛。我心说这些不过是才入内门的弟子,真正的高手还未露面呢。

乌云压天,天空之中竟飘起片片雪花。柳清风大笑道,昔有林教头雪夜上梁山,今有我柳清风单剑闯剑阁。痛快哉!

我说你不识数嘛?

柳清风挠挠头,三观只不过是一个辅助,为了衬托我英勇神猛形象的。一会儿你自己小心点,别把小命丢在这里。

我哼哼道,一会儿别哭爹喊娘。

想到三俗与赵拂衣在山顶之战,我懒得跟他辩驳,快步登山。

用胡来的话说,三境之外大宗师之战,对天地气息,空间法则运用至极致,就是瞧上一眼,也对武道修行大有裨益。当然前提是保住小命先。

一道无形重压从山顶传来,体内真气如被压制住。山路之中,似乎有两股不同的气机,令人胸口发闷。这两道气机,相互压制,相互纠缠,此消彼长。其中一道莫名熟悉,正是三俗的半寸河山。

越往上走,这种感觉越发强烈。才走不到三分之一,体内真气要抗衡两道气机,柳清风已大汗淋漓。我真气与三俗同源,只需抵抗赵拂衣那道,相对轻松一些。

肉眼看不到,身体却感应到,天地之间无数真元向玄天峰蜂拥而来,充斥在山中。

奇经八脉之中已破碎入虚的噬灵血滴,竟有重聚的趋势,剧烈的吞噬天地元气,在丹田之内形成一个针尖儿大小的红珠,四湖之内真气有所感应,与噬灵珠争夺天地真元。

我静心冥想,面容平静,一步步向山顶走去,柳清风咬紧牙关,紧随其后。及至半山腰,一块巨石从山腰横出,如雄鹰展翅欲飞。巨石之下,一座亭阁倒建空中,如雄鹰之喙,颇为壮观。

这就是剑阁的悬剑亭。数百柄长剑倒挂在其中,蔚为壮观。

当年赵拂衣长胜三百战,败在他手下高手不计其数,均将佩剑留在剑阁,挂在悬剑亭左侧上。此外,剑阁战死的剑士,佩剑也都悬挂在右侧。

以前听说过悬剑亭,当亲眼得见,仍禁不住生出一种肃然之情。

柳清风望着那数百柄长剑,咂舌道,俗话说不到剑阁非剑客,据说剑道高手成名之后,都以能挑战赵拂衣为荣,有资格将佩剑挂到悬剑亭之上,就意味着在江湖剑客中,有这号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