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页

这一日途径河南,在一家小店吃饭住宿之时,有两个又聋又哑的青衣汉子找上门来,将一个请帖送到了杨易面前。

接过请帖一看,署名之人却是聪辩先生苏星河。

请帖大意便是邀请天下高手才俊一起去擂鼓山畅叙幽情,手谈一局云云。

杨易见到请帖,心中大奇,“丁春秋都已经被我杀掉了,这苏星河还怎么还邀请武林人物前去擂鼓山?”

杨易打心眼里对苏星河一百个看不起,此人无能更兼废物,当初丁春秋背叛师门,打伤无崖子,一身功夫也算不得有多高明,若是苏星河让薛慕华以无双医术治病救人,之后再以薛慕华的名义号召天下高手,围攻丁春秋,未尝不能将丁春秋置于死地。

只看丁春秋修行几十年,也不过与玄难等人的功力相若,便知道几十年前,丁春秋背叛师门时,一身功夫应当极为浅薄,若是一帮武林好手齐齐围攻,杀死丁春秋的机会应当很大才是。其大弟子康广陵既然与少林玄苦是知交好友,可见交往之人都不是凡俗之辈,有此人脉而不加利用,可谓废物之极。

苏星河被丁春秋逼得不得不装聋作哑,但他的弟子们却没有这个誓言,因此完全可以纠集人手围剿丁春秋。

可苏星河偏偏就没有让弟子这么做,反而困守一地,闭目等死,天下如此无能之辈,倒也少见。

如此无能之门派,则更是少有。

因此一看这请帖,杨易便心生厌恶之情,本想将请帖仍回这两聋哑弟子,但转念一想,“这次聚会,天下正邪高手倒是去了不少,我向北方行走,正好途径此地,顺便上山杀几个人也是倒也不耽误什么事情!”

这么一想,便将已经拒绝的请帖重又收了回来,对两个苏星河的两个聋哑弟子打了一个手势,点头示意,“请帖我收了,到时候一定去擂鼓山上见识一下!”

两个弟子面露喜色,向杨易躬身行礼,彼此打了一个手势,慢慢离去。

这聪辩先生苏星河所收的弟子,只要入门,便会将他们的耳朵刺聋,舌头割掉,手段之残忍,较之与丁春秋也好不到那里去,可谓是一丘之貉,也不是什么好鸟。

这苏星河的弟子们发请帖,基本上是见人就发,无论正邪,杨易如今虽然名声不好,这请帖照样给了他一封。

左右无事,杨易看了看日期,就在这两日,却是已经很近了。

他此时就在河南道上,距离擂鼓山并不很远,顺路前去并没有什么耽误,去见识一下那个被人津津乐道的拢珍棋局,倒也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