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页

过了一会儿,一声婴儿的啼哭声响起,李二苟从棺材中抱出来一名大胖小子。

他抱着湿漉漉的孩子向道人不断叩头,“多谢老神仙搭救之恩,敢问道长如何称呼,小人要为您立下牌位,为您早晚跪拜祈福。”

杨易对中年道人的施针手法大为钦佩,见他出针之时,绝无半点内气辅助,全然都是纯粹的医门手段。但出针手法之玄妙,对穴道认识之深刻,便是以杨易如今的医术也自愧不如,这还是他第一次在医术与武道方面全都不如人。

此时听到李二苟询问道人姓名,杨易对他斜眼相睨,心道:“倒要看看你是哪位高人。”

第二章 药王

道人见李二苟问起自家姓名,笑道:“老道孙思邈。”

他呵呵笑道:“至于长生牌位,那就不必摆了。”

“竟是神医孙道长!”

李二苟又惊又喜,“多谢神医救命之恩!”

“竟然是孙思邈!”

杨易心中敬意大起。

遍观中国整个医药史,其中名医辈出,医道圣手层出不穷,但真正能将医术发挥到极致的,也就寥寥几人,而孙思邈就是其中之一。

此人被称为“药王”,他这个药王那可是实至名归的药王,医术出神入化,堪称并世无双,能以医术在史上留名者,自扁鹊以来,也就那么几个,其中便有孙思邈。

“好家伙!怪不得有如此医术!药王在此,天下间还有什么疑难杂症能难得住他?”

杨易对孙思邈仰慕已久,今日见他破棺救人,隔衣施针,先不论用药之功,单凭他施针之术,就远远超出杨易的本领。尤其关键的是,孙思邈治病救人只用医家之术,而不用内功辅助,纯然是医家手段,不假外求,这才是真正的医药大家。

现场中,李二苟对孙思邈叩头不止,周围的村民也都上前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