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就是最好的说明。

杨易到来的时间很巧,正是着他们交易的日子,这情况会继续十多天,不断有人前来,亦不断有人离开。

不论男女,人人背弓带刀,坐在马背上就像坐在椅内那么安详舒适。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方言,衣饰、装扮,看得人眼花缭乱,听得一塌糊涂。

来这里做交易的既有一般牧民,更多的是各方酋长,土豪、恶霸,但人人依成规办事,讨价还价,不见恃强欺弱的情况。

墟集没有其它汉人,使的杨易一人一马份外惹人注目,只差尚未给人盘问。

交易的货色应有尽有,除各类牲口、牛皮、羊皮、鹿皮、土酒、皿器等外,尚有中士来的丝绸、陶瓷等,使人目不暇给,大开眼界。

忽然有人在他身边一声大喝,杨易循声而望。

说话者是个高踞马上的大汉,长发披肩,头戴狼皮制的圆帽,身穿牛皮肘襟、无须、短袖的上衣,铜带束腰,绑腿长靴,正用钢铃般大小的双目狠狠打量两人。

杨易想起来时任俊给给他介绍的各个民族的穿着打扮,见他长发披肩,知道此人应该是室韦人,只不知来自哪一族。

据任俊指点,室韦人遇到朋友或要示好均脱帽为敬。

眼前这个大汉既不脱帽施礼,说话又这么大声,双目更是凶光直冒,一看就是故意找茬的样子。

杨易大喜,他正愁找不到与这些外族动手的理由,如今这个理由就这么主动的找到了他。

附近人密货挤,吵得喧嚣震天,所以纵使室韦大汉喝如雷震,并没有惹人注意。

室韦大汉指着杨易的马儿大声吼叫,满露凶光的双眼深处,一抹贪婪之色却是难以抑制的展露出来。

杨易已经明白了,原来这个大汉看上了自己的黄马。

他看向大汉,以突厥话轻轻说道:“这马不卖,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