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页

岳不群施施然转过身来,慧光隐隐的眸子让方正心头最后一丝顾虑不由自主的消逝无踪,“久闻少林藏经无数,岳某素爱收集经籍孤本,厚颜乞求贵寺所有佛经之副本,不知……?”

方正信心大定,愉快道:“岳教主既发菩提心,敝寺敢不玉成?佛经副本好说,只待老衲稍作统筹,即可派弟子运送至华山!”

岳不群微笑道:“如此甚好……”

聪明人之间说话就是简单,道、佛中人谈条件更是云遮雾绕,禅意文雅,绝不可能锱铢必较、满口铜臭。

原本方正就担忧,从前岳不群固然目光长远,行事理智无比,可如今全真教气势磅礴,摧枯拉朽,攻无不克,岳不群是否会得意忘形,目空一切,自以为得天下后能够主宰一切,剿灭佛门仅在一念之间……

这也是方正迟迟不敢下决心表明立场的根本原因,而今见得岳不群智慧清明更胜往昔,深明佛门教义已在神州百姓心中根深蒂固,不可磨灭,且又委婉保证对佛门兼容并蓄,不加排斥……

方正才彻底放下心来,但少林受限于出家人的身份,又不能公开宣扬说支持全真教争夺天下,而光明正大的赠送佛经副本,则是双方议定的公开表明态度之举。

凡是与少林一损俱损的士农工商及武林势力,见到少林向全真教赠送全部佛经副本,就会明白少林全力支持全真教之意!

什么“支持某某争天下……”之语,绝不该出自方外出家人之口,否则满口权势利益,还是德高望重的少林神僧么?

除了隋唐时期的和尚受到胡人文化侵蚀,粗鲁不文,不知内涵为何物之外,此后千百年来,纵然有僧、道活跃于政坛,也是向政客看齐,权势利益深藏腹心,口上一定是满满的“仁义慈悲”……

外行人不明就里,听不懂行话,只以为儒家官僚迂腐不堪,岂不知儒家精英都是口上大谈圣人之道,暗里对阶级利益心知肚明,只是对“利益”二字绝口不提,而冠以“仁义”之称罢了。

毫无疑问,岳不群和方正都是道门佛门中接受过高级政治教育的优秀精英,绝不可能连普通政客都不如……

数日时光一闪而逝。

洛阳城内,岳守乾正在视察兵士们清理街道、修缮城墙的进程。

冬季临近,风中寒意日渐凛冽,明军上下腐败,物资短缺,无力在寒冬大规模发兵来攻,而全真义军固然物资充足,可也不愿在随时可能漫天飘雪的寒风中苦苦作战,承受不必要的严重非战斗减员。

此时全真义军修缮洛阳城墙,安置炮台,一副防御态势,就是预备暂时屯兵洛阳,在此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