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页

卫庄认为这个交易更符合流沙的利益,给嬴政创造一个敌人,远比在遥远的韩国给秦国一些不痛不痒的骚扰来的更加有用。

所以卫庄应允了这个交易,昌平君也确实如他们计划中一样得到了嬴政的进一步信任。

嬴政担心楚国那些已经被攻占的土地会如同韩国一样叛乱,所以他便派遣平乱有功的昌平君到楚地安抚楚人。

昌平君的身份原本就是楚国的质子,他对于楚人而言意义是不同的,正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在昌平君出使楚国一年之后,嬴政便着手进行攻打楚国的计划,在昌平君的建议之下,第一次秦国定下的统兵主帅是李信。

李信统领秦国二十万大军伐楚,在双方成对峙之局时,昌平君突然起兵反秦,截断了李信的后路。

那一战,秦国遭受了嬴政称王以来最大的失败,楚国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一时间,天下群情激动,秦国的威势一直压的很多人喘不过气来,现如今他们终于看到了一丝战胜楚国的希望。

而这份希望,是昌平君给他们带来的,于是昌平君成为了反秦势力的绝对领导人。

项燕拥护昌平君成为了楚王,至少在名义上,昌平君成为了和嬴政平起平坐的存在。

而昌平君在背后更是出动楚国的军资支持农家的发展,在昌平君的资助下,农家最终成为诸子百家当中人数最多的一派。

借助农家之手,昌平君将燕国和赵国联系起来,韩国的流沙、墨家的荆轲,一系列反秦人士在无形当中组成了一个联盟。

可以说,昌平君此人的所作所为,比起盖聂和卫庄不知道超出多少,他才是深得纵横之道的精髓。

隐然间,他成为天下间最有可能战胜嬴政的人,在他的身边,也有很多人在为这个目标努力着。

不过最终的结果天下皆知,荆轲刺秦失败,燕国无力回天,王翦挂帅,楚国最终覆灭,昌平君最终自尽。

而围绕在昌平君身边的反秦势力,也从此一蹶不振,再也不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