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页

如果没有佛门的帮助,现在李世民早已经战死沙场,十八棍僧救唐王的事情天下皆知,现在都已经被编成各种演义故事在说书人当中流传了,佛门在大唐的兴盛可见一斑。

可是烈火烹油的局面之下,隐藏的却是巨大的危机。

佛门的领导者慈航静斋和静念禅院都是隐世门派,纵然押注成功,却依然能够克制住自己,不接受李世民的封赏,避居深山积攒声望,可是不代表所有人都有这两者的睿智。

这些年,佛门各大门派大行其道,招收信徒,佛门渐渐分裂,也逐渐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学说。

分崩离析,就在眼前。

佛门当中当然不乏智者,有人也看到了这个危机,并且想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将各个佛门组织起来,选取一个名义上的佛门共主,也就是僧王。

这个趋势,张君宝在很久之前便已经预见,但是张君宝不想让僧王之位落到静念禅院或者慈航静斋的头上,所以他最终选择了石之轩。

在张君宝看来,石之轩是唯一一个有实力将佛门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人。

而儒释道三家向来并称,视魔门为死敌,只是在大唐定鼎天下之后,魔门可谓是一败涂地,全靠婠婠的反水才保留一丝元气。

在魔门一蹶不振的情况下,儒释道三家的内讧不可避免的到来。儒家还好,他们更多的心思还是放在朝堂,角力的重点是道家和佛家。

大唐建立之初,佛门的实力无可匹敌,纵然是李世民也不能与其争锋。

可是随着李世民坐稳帝位,这位天下共主也开始起了其他的心思。

佛门对他的帮助确实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作为一个英明神武的帝王,没有人愿意甘心做一个傀儡。

李世民绝对是一个能够在史册留名的杰出皇帝,他拥有一个出色帝王应有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手段,过河拆桥这种事情,李世民干起来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

李世民当政十年,便是佛道两家实力转换的十年,佛门看似在轰轰烈烈的发展,实则已经到了危机边缘。而道门在不动声色之间,已然有了和佛门相抗衡的实力。

作为有“道主”之称的道家代表人物,张君宝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