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页

李世民的脸上露出深思的神色,微微点点头,没有说话。这个时候,响彻长安城的六街鼓声,忽然止住。

众人这才恍然发现,离正午的中朝只剩下两个多时辰。

李世民从龙椅上站起来,伸了个懒腰,笑道:“不知不觉,已经困了诸卿一个昼夜。若非这六街鼓声,朕可能还要继续和诸卿畅所欲言。”

魏征微笑道:“启禀陛下,三千棰已息,陛下应该回去休息一下。圣上龙体安康,关系天下万民福祉,该当小心保重才是。”

太宗皇帝李世民徐徐离开御书案,来到两仪殿上的文武群臣当中,将他们逐个看了一遍,霍然朗声笑道:“我朝自开朝以来,名臣良将多如过江之鲫,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自不待言,而朝堂上的十八学士也是文采风流,满腹经纶。我中原江山从未有今日之繁荣稳固,东突厥便是如何强大,也难撼动我铜墙铁壁般的江山。”说完仰天大笑,状极欢悦。

“愿大唐江山千秋万载,永如今日。”在场诸文武大臣异口同声地轰然道。

“好好!”李世民的眼中露出迷醉的神色,“千秋万载,永如今日。如此最好,如此最好,哈哈哈哈!”

文班的魏征和武班的李靖对望了一眼,心中同时泛起了一丝忧虑。

魏征想道:“皇上一向执拗好强,在国家大事上自有主张,此次虽然表面上听取了诸位大臣的意见,其实心中应该早就有所决定。看他任何人的提议都无动于衷,偏偏对张公瑾提出的那六条似是而非的论断有所偏重,令其修书上呈,看来是心中早就动了出兵东突厥的念头。这一番如果得胜自不待言,如果出师不利,圣上一世英名,当就此丧尽,实令人担忧。可惜这次我没有充分理由劝阻圣上,只好全凭上天保佑。”思罢,他瞟了李靖一眼。

李靖的脸上也有一丝担忧,他知道:皇上一生好强争胜,更把曾经对突厥称臣当作平生奇耻大辱,日夜盼望复仇之日,这一次无论如何都无法打消他出兵东突厥的念头。但是,虽然明知不可为,我仍然要劝阻圣上放弃出兵的念头,否则祸福难测,好不容易拼出来的锦绣江山说不定一战丧尽,这又如何对得起师父的教诲。

看到李靖的神色渐趋坚定,魏征了悟于心,连忙轻轻对他摇了摇头。

看到魏征的表情,李靖眉头一抬,想起了魏征曾经说过的话: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穷,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为臣者宁做良臣,而不做忠臣。

他点点头,暗道:“既然阻止不了皇上出兵的决心,那么只有引军出征,奋力求胜,总好过早早罢官问斩,一无建树。”

就在这个时候,唐太宗李世民忽然道:“听说后花园内海棠花一夜尽放,娇美异常,稍候卫国公可有兴致和朕一起欣赏。”

李靖连忙跪地道:“臣谨遵圣命。”

“好!”李世民仰天一笑,挥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