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页

当突厥战士们喧天的叫好声渐渐平息之后,曼陀对身后的将领们道:“现在离末人的王一定很有兴趣和我们谈一谈。”

果然,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栗末人城的四门大开,一个使者挥舞着白色的降旗催马而来。

那些气宇轩昂的突厥将领们脸上,同时露出了嘲弄的表情。

第156章 黄金帝甲

“兵部收到六百里加急奏折!突厥人出兵渤海国。”兵部尚书李靖深夜进宫,向正在批阅奏章的李世民禀告。

李世民悚然动容,猛地站起身,来到李靖面前,沉声道:“公起来说话,具体情况如何?”

李靖沉声道:“启奏陛下,臣指派的斥候兵马回报说,突厥人旌旗招展,人马扯地连天,无法计数。从旌旗判断,足有百万之众。”

李世民紧皱双眉,苦苦思索:“突厥人绝对不可能有百万人的军队。这乃是疑兵之计,为何要用此疑兵之计。”

李靖躬身道:“陛下,臣以为突厥人将会在近期大举入侵中原。臣建议幽州,原州,朔州,代州进入军事戒备,灵州黄河船队进驻长安待命,随时运兵到河北,河东,关中道增援。长安实行宵禁。”

“突厥人不可能有这么多人做诸路齐攻,他们一定想要让我们以为突厥的大队人马在渤海而放松警戒。实际上,他们将会把所有兵马集中一处,希图一举攻克关内诸州。你的建议很好,只要我们打退了这一次突厥人的进攻,那么他们将会永远返魂无力。那个时候就是你出兵讨伐定襄城的时候。”李世民振奋地说。

“突厥人炫耀武力,正表示他们正处于最虚弱的时候,此时此刻,他们又暴露了狼子野心。只要打退了这一次突厥人可能到来的突袭,我有绝对信心,可以一战攻陷定襄城。陛下,请放心。”李靖也感到一阵激动。

“好,这还是我们第一次这么急切地等待突厥人南侵,不知道吉厉可汗作何感想。”李世民说到这里,和李靖一起开怀而笑。

两仪殿的烛光又一次在五更时分被点燃,十数名大唐股肱之臣纷纷从温暖的被窝中爬起来,云集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御书案前。

“各位,既然大家都同意兵部尚书的观点,认为突厥人即将大举入侵,那么我立刻命令塞外诸州进入军事戒备。长安城实行宵禁,今日生效。”李世民从御书案后站起身,拿起另一份公文,又道,“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大家都一定记得,渤海国的丞相曾经秘密委派使者来到我朝,向我朝购买五千副盔甲,一万柄长刀,和一万副盾牌。这些货物本来已经准备妥当,不日就将由大唐著名的镖队押运到渤海。但是,突厥人在此刻突袭栗末人城,这些货物即使运到,也会尽入突厥人手中。各位看如何处置才好?”

两朝元老,左仆射封德彝走出班列,沉声道:“栗末人城既然已经被突厥人围困,那么货物即使到了渤海也于事无补。不如着人知会那些镖局人士,不必再运镖出塞,也就是了。”

李世民微微一皱眉,道:“既然大唐和渤海已成兄弟之邦,兄弟有难,我们岂可雪上加霜。在我看来,这批货应该送,也必须送。若是不运,就显出我大唐不但没有和友邦同甘共苦的情谊,而且也没有和突厥人对抗的决心。但是,我心中也很犹豫,因为这批货一旦被突厥人接手,必然会令他们更加壮大,运或不运,都让我头痛不已。不知各位可有何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