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页

李世民坐回御书案,笑道:“张公瑾必然在朔州被围的当日收到秦武通的告急文书,却迟了两日才发兵救援,这是何意?他是想等到秦武通势穷力窘,才赶赴救援,这是要向朕显本事来着。”他的神色忽然一正,冷然道:“所以我才有如此处罚,以后诸公当以此为戒。”此话一出,在场的文武官员俱都心悦诚服,纷纷点头称是,只有魏征若有所思地默然不语。

李世民又道:“兵部尚书何在?”

李靖神色一凛,走出班列,朗声道:“臣在。”

李世民道:“给你五天时间点齐兵马,明日中朝我会下檄文正式讨伐东突厥。等到东突厥兵马一被击退,我要你立刻发兵定襄城。”

李靖洪声道:“臣遵旨。”

李世民袍袖一摆,朗声道:“退朝。”

秦武通逃到代州雁门关前,终于和出关来援的代州都督张公瑾合兵一处。张公瑾催马来到他的马前,高声道:“秦将军,张某相救来迟,还请恕罪。”秦武通满脸惭愧,将大刀往背后一横,道:“短短两日便失了朔州,秦某实在无颜见兄。”张公瑾道:“秦将军不必烦恼,就让你我二人在这里阻一阻贼兵。幽,易,恒,并,汾诸州兵马不日就会到达雁门,到时候大败突厥,自会有将功补过的机会。”

这个时候,突厥人马在锋杰的率领下,尽起骑兵,日夜不停地追到雁门关前。张公瑾和秦武通刚刚合兵一处,才聊得几句,已经看到突厥人遮天蔽日的旌旗从地平线上升起。“突厥人来得怎生如此快法?”张公瑾吃惊地说。秦武通道:“这次突厥人的首领精通兵法,再加上人马众多,张兄小心。”

张公瑾回头看了看雁门关,咬咬牙提气高声道:“前军变后军,弓箭手射住阵脚,全军后撤。”两万人的大军丝毫不乱地完成了变队,在五千弓箭手的押阵之下,缓缓撤回雁门。

一马当先冲在前面的锋杰看到代州兵马的阵势,冷笑一声,高声喝道:“所有人勒马,骑射队移到阵前。”奔腾而至的突厥大军纷纷勒住马头,其中五千名头插雉鸡翎的锦衣骑士催动马头来到阵前。

连锋摘下背后的铁胎弓,朗声道:“兄弟们,让汉人见识见识我们突厥人的弓箭。”他的话赢得了一片狼嚎般的欢呼响应之声。五千突厥骑士在他的率领下潮水般冲向代州押阵弓箭队前。满天的狼牙箭铺天盖地地飞来。

“放箭!”弓箭队头领纷纷高声呼喝,大唐军队的阵营里也飞出了遮天蔽日的箭雨。突厥人的骑射队一生都活在马上,综马之术巧妙异常,倏忽来去,快如闪电,唐人的弓箭往往很难射中他们。但是他们的弓箭却能精准地射入唐人弓箭手的要害。几番弓箭往来,押阵的弓箭手死伤过千人,士气大挫。

锋杰看在眼里,抖手三箭射死了三个弓箭队首领,策马率队回归本阵,高声道:“所有人,给我冲!”突厥前锋的骑兵早已经看得手痒,听到主帅的号令,一齐欢叫着催动马匹,排山倒海般朝着张公瑾的后队冲来。代州兵马的弓箭队早已经被催折过半,锋锐尽消,只来得及射出四排箭雨,就让突厥精兵冲到了眼前。突厥军队最前锋的战士高高扬起马头,只用马蹄践踏就将第一排的弓箭手踏成了肉泥,宛若利剑般插入唐军腹地,长刀挥舞,专拣人头砍削,只劈得满地人头乱滚。

张公瑾和秦武通分别率领精锐人马返身兜截突厥骑兵,双方展开了一场昏天黑地的恶战。锋杰有条不紊地指挥军队,将数万骑兵分成数队轮番冲杀,此起彼伏,从不间断。张公瑾和秦武通出尽全力,仍然遏制不住突厥人海潮般的强大攻势,两万人马陷入了仓皇的溃退,丢下五千余具尸体,狼狈不堪地撤回了雁门关。雁门关前数十里山道上充满了突厥骑兵恶狼般狂野的胜利欢呼之声。

第161章 群英聚首

“六百里加急!”一名盔歪甲斜的驿差高举着一封彩羽高悬的奏折风驰电掣地穿过朱雀大街,朝着长安城正北方的皇城飞奔而来。长安的老百姓纷纷躲到沿途的偏街店面之内,为这名风风火火的驿差让开一条宽阔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