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页

如果刘黑达在战场上力战而死,说不定姜重威也会追随他同赴黄泉,而那五千子弟兵也将灰飞烟灭。但是,刘黑达竟然是被自己人诸葛德威生生卖给了唐朝。自那一天起,姜重威发誓,一定要手刃诸葛德威,手刃李渊,李世民,为窦公,刘帅复仇。

他率领着残剩的三千子弟兵降唐了。从他见到李世民的第一眼起,他相信李世民已经看出了他的心意。但是,这个雄才伟略的大唐天子却没有杀他,反而任命他为恒州刺史,正正经经的从二品武官,负责训练在恒州集结的大唐新兵。那三千子弟兵也拨给了他,因为他们只服从河北名将姜重威的调遣。

三年过去了,大唐的新兵一批批如流水般自并州而来,再从这里到幽,代,朔等边镇诸州而去。姜重威小心翼翼地履行着他的职责,为大唐训练出了一批批精悍的将士。但是,距离他复仇梦想的实现之日,却一天比一天遥远。

“也许,我的时候快到了。”望着渐渐西去的明月,姜重威只感到一重重森寒彻骨的杀气将他一层又一层的围住。

“忘儿,忘儿!”他开始大声呼唤。

栾城之外最近多了很多强悍凶残的流寇。谁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也不知道他们是胡人还是汉人。只知道他们专杀在栾城进出的各族商旅和各个城镇间巡查的斥候小队。听说别的边城要地也多了类似的流寇,他们或三五成群,或数百人一队,神出鬼没,各州各府围剿他们的队伍不是扑了个空,就是全军覆没。

这些神出鬼没的流寇,触动了姜重威多年以来因为担惊受怕而负担过重的神经,他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李世民派来刺杀他的人马。不错,只要杀了他,李世民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收编对他誓死效忠的三千子弟兵,那他还等什么。姜重威这些日子,每隔三个时辰,都要派出斥候打探流寇的动静。这些斥候队往往非死即伤。他那命根子般的三千子弟兵当然舍不得动,所以这个重活就派到了新到这里训练的四千大唐新兵的身上。几天以来,因为频繁派出斥候,这四千新兵已经减员一百余人。

这一日凌晨,新兵营的几个伍长刚刚安葬了昨日殉职的十数名斥候的尸体,姜重威命令他的义子大唐新科武状元——归德中郎将姜忘进见的口令声又开始在夜空中回响。那些彻夜难眠的大唐新兵们纷纷从营帐中探出头来,眼中露出绝望的神色。

“末将姜忘,参见刺史大人。”姜忘在刺史大人的卧室之外朗声道。他是一个身材挺拔壮硕的山东汉子,浓眉大眼,一脸钢针般的连鬓络腮胡子令他那张方正的国字脸充满威风煞气。他的双臂虬劲有力,肩背极宽,细腰长腿,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使不完的精力。他的左脸上有一道覆盖整个脸庞的奇特伤疤,似乎左边面皮被一把利刃生生剜去了一层,令他的面容更加狞恶凶狠。

看到姜忘进来,姜重威的脸上露出一丝安慰之色:“忘儿,这里不是军帐,此时也不是军议之时,你不必如此拘礼,坐。”

姜忘的眼中露出一丝儒慕之色,点了点头,在一旁寻了个椅子坐下。

姜重威喘息了一声,问道:“那些蚁集城外的栗末难民情况如何?”

姜忘沉声道:“难民足有四万,牲口粮草财物不计其数,我巡视了几次,他们都非常安分守己,没有异动。只是长途跋涉,劳累过度,有多人病倒。我已经派人将他们扶入城中就医。这几日流寇频生,他们能够安抵栾城,实在是一个奇迹,孩儿总觉得事有跷蹊。”

姜重威点了点头,狠声道:“我知道为什么,我知道。嘿嘿,他们不是来打劫,他们是来找我的。”他一把拉住姜忘的手,道:“忘儿,给我再派出二十名探马,我要他们在外面巡视一圈,将这些流寇的服饰,长相,来历和武备统统报上来,若有怠慢,立刻处斩。”

“义父,这些流寇人马众多,而且十分警觉,零星探马遇上难以活命,而且这些新兵训练不足,和他们作战十分艰难。我们需要派出精兵良将前去将其剿灭,我请派子弟兵五百人出城灭寇。”姜忘连忙说。

“不准,不准去。绝对不能派出我河北故部,绝对不行。让新兵去,就让他们去历练一下。快去。”姜重威他剧烈地喘了一口气,让他那急促而令人不安的语气和缓了下来,接着说,“除非确定那是突厥散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