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5页

隔着层层铁甲,叶青玄甚至能够看到,在无数机械和炼金矩阵的运转中,有一个独特的辨识音程。

那是这一具铁甲终端在以太之网中独一无二的“编码”,正是靠着每一个终端上不同的音程组合,才能够进行区分和认证。

虽然初期没有用,但一旦大规模开始发展的话,它的存在就变得绝对必要。

牛顿的目光竟然能够长远如此,叶青玄自愧不如。

此刻的以太之网已经被分为三层。

最上层的“地上天国”将自身的要素通过线缆投映到了中层的协律仪之上,而作为中继器的协律仪又将乐理通过线缆传输,延伸到了底层的铁甲终端之上。

如此三层泾渭分明,形成了数学中典型的拓扑结构,构成了以太之网的第一根“线”。

在牛顿的预想中:将来说不定还会有第四层、第五层。

作为最顶层的“地上天国”也就是以太之网的主体,将成为一个庞大的乐理集散中枢,源源不断地将力量分发至下方的第二层,也就是数个大型中继器中,而大型中继器则沿着线缆将以太和乐理进一步下方至更下一层的小型协律仪中,再由小型协律仪统一调配,传输到各个终端之上。

而终端之上的力量也会逐层向上传递。

在以“解译法”作为统一的乐理格式的系统中,一切都将被统合为一体。

就像是一个邮局的管理系统一样,只不过作为邮包发放的却不是信笺、而是以太与乐章。在极短的时间内,力量将通过这个网络运送到每一个需要他的人手中……

而现在,第一根线终于构架完毕。

桥接完成的瞬间,所需要做的就是每一层之间的互相验证,保证其乐理和乐章传输过程中不产生噪音和错误。

按照牛顿交给自己的流程,首先由终端向上层发送一组特殊音程,以供校验。同时进入传输状态。

“第一次衔接完成!”

紧接着,上层的协律仪接受到了音程,校验完毕,确认单向传输没有问题之后,向下传输一个特殊的音程,同时进入传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