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页

老摩根微笑着问道:“怎么你不觉得奇怪吗?”

“其实,那天看到卡萨笛白兰地的时候我就有这个感觉。你应该……已经恢复了不少联系吧?情报机构有明暗线,你应该掌握着一些只属于自己的力量吧?虽然你不可能再得到莫亚官方的情报机构的支持,但你既然能让联邦的情报机构头痛那么多年,本事肯定不差。看你能搞到卡萨笛白兰地就知道了,这可不是有钱就能搞的到的吧。我也算是有点资源人脉,但听都没听过这玩意呢。”林闻方笑着说。

“果然,你是个很敏锐的人。”老摩根说:“我是希望告诉你。到联邦来,我们都没有三心二意的机会了,而你,是个很好的盟友。你值得信任。不过,最初其实我们也犹豫过,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你并没有太强的野心。现在,别人要开始对你下手了,不管是为了什么,这都不是个好兆头。希望你,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岳羽音等等人,当然,也希望你也记得我们这些人,至少不要拒绝变得强大。我们,尤其是我,也许会做一些多余的事情,也只好请你多包含了。这些资料,只是个开始。其实,你要是告诉我你需要什么,很多问题都会变得简单。”

“谁说我没野心的?”林闻方咕哝着。他脑子里的技术图谱,要是全都搞出来,恐怕能让复星集团鸡飞狗跳,但是,这些都需要时间、需要积累,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呢。但老摩根的话对林闻方来说的确是个提醒,一个很有用的忠告。

第246章 心平气和

坐在法庭的原告席上,于漫不知道为什么就开始心烦意乱起来。他听说了林闻方前几天来到汉京,先后和几波人见面洽谈的消息;后来,有人告诉他说,林闻方找朱政和谢仲麟发了顿脾气,说自己时间紧张压根没时间来应付讨厌的官司;然后,林闻方又找了公安部,提出准备在这个月的几个项目结束之后,中止和公安部的合作,重新议定合同条款……

这是林闻方第一次那么明显地表达出自己各方面的诉求。从他接受一个电视台采访的时候所说的话来看,他并不心虚,一点都不害怕,但着实有些愤懑和不甘心。新闻媒体原本就对这一系列的弊案存疑,主要是爆发的时间太蹊跷了。很多人都无法相信,一个为国立下赫赫战功,已经成为莫亚的眼中钉肉中刺,悬赏狙杀好久的战斗英雄,伟大的科学工作者林闻方,会为了这些那些微不足道的小钱去搞出什么弊案来。联邦还没有为战斗英雄们进行经济上的叙功行赏呢,仅仅以歼敌数、影响力、关键战役出场次数等等来统计,加上军衔补贴、特种兵种补贴等,恐怕都是很大一笔钱了。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于是,大家自然而然地想到,是不是因为林闻方的资历不够深,挡了什么人的升迁道路?比如他现在所在的这个机甲师副师长的职位,绝对是炙手可热,几乎每个到级别的军官都想在机甲师里插一脚。打仗的时候那些人没这样的指挥能力和技术实力,不敢往里面钻,但打完了仗,似乎林闻方就没那么不可或缺了……

这样的风声还不是林闻方自己放出来的,而是一些向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政府的激进份子自己的猜测。但当这些说法开始蔓延开来的时候,老摩根很满意地为这些留言添砖加瓦,甚至还搞出了一些“证据”。

机甲师的战士们对林闻方的事情自然也非常关心,这些流言、谣言都看在眼里,虽然朱芷皱着眉头告诉大家说现在机甲师这边在舆论方面支持林闻方可能只会起到反效果,但还是有些人悄悄地在用自己的行动表态。几段在军中已经流传很广的林闻方驾驶机甲的视频被放到了网上。战士们不傻,对部队的保密条例更不敢轻忽,但放出几段远距离拍摄的林闻方驾驶机甲做各种匪夷所思的高难度动作的视频倒是不碍着什么。林闻方在研发或者其他工作上碰到瓶颈的时候经常会找个地方练那些完全不在训练大纲里的动作,甚至拿机甲练习体操、跑酷、攀岩等等,和军事条令没什么关系,只是帅到极限而已。机甲师的战士们也不多说什么,就是冷言冷语地发上一句:你们倒是找个更牛的副师长给我们啊?

这种状况,本来应该是司法部门发函给军部,让他们节制手下人不要给相关调查和审理施加压力,没想到朱政这次也腹黑了一把,抢先发函给最高法院,指责他们在案件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重大疏漏,导致社会舆论影响军队人事部署,指责他们在所谓的“魔眼弊案”上纵容审计署的人操纵舆论,妄图影响审理进程……谢仲麟则是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上放话说别说林闻方那些问题未必真的有,就算全都有,那又怎么样,军队只要能打仗的战将,只要他能打赢,杀人放火都不管,他一样顶着。而林闻方?不仅能打仗,更是科研方面的一把好手,这种人才你们是想逼着他去投敌还是怎么样?这句话可是诛心至极,林闻方策动极为危险的行动,将莫亚的一干人安安全全地接了出来,将近100号人,几乎各个都是在莫亚能够独当一面的关键人物,沃尔夫、亨克尔、艾森斯坦他们几个的价值就更不用说了。

仿佛就是在短短几天里,舆论就颠倒了过来,原先群众在怀疑林闻方占据高位之后行事不检点,但现在大家却在想,他这么折腾能得到什么?他小打小闹地搞些内幕交易所获得的利益,能大过他在军队里深深扎根吗?他才30岁还不到,就已经是正式获得上校军衔以及少将的战场任命的师一级主官,加上还有创制了一个兵种的功绩。就算之后他什么都不干了,就躺在现在的成绩上等死,熬资历熬到40多50岁,至少也是中将一级的兵种总监。他干嘛要折腾?

林闻方并没有得理不饶人,实际上,除了一次推不掉的专访,他几乎没有在媒体上露过面。但是,他却专门跑去法院,申请将案件开庭时间提前。考虑到现在的舆论风向,他这么干对自己其实是很不利的。可于漫绝对不会再拖延下去。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再拖下去,无非是让林闻方在舆论上更有利而已。现在他这边倒是无所谓,无非是一次有目的性地尝试,但审计署那边提起动议的那几个家伙,无论他们背后到底是谁现在都够倒霉了,骑虎难下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们现在的恶劣处境。军方已经在一些会议上,直接将“构陷”两字提在了前面,总统府几次居中调停都没太大用。谢仲麟、朱政乃至于徐拂、秦崖乃至于左焕章等等摆明了和林闻方关系不错的家伙,将军人的“死硬”推到了极致,简直是要逼着政府方面清理人事问题。

在技术资料的准备上,于漫和智策公司的律师团队以及公司技术部门的一众高手们,可是花了很多心思的,自己觉得应该是足够了。可是,当于漫看到走入法庭的林闻方一派淡然,心里就不由得抽搐了一下。林闻方显然没有把这个案子当回事,他有什么把握吗?于漫心里浮现起当时安莲同意他提起诉讼的时候那无可无不可的神情,把握有少了几分。

审理的程序是很枯燥乏味的,林闻方没有公司那边聘请的律师,而是找了个熟悉军民两套法律系统,有律师执照的军官来为自己打理法律条目的问题。技术资料方面,林闻方自己才是这个领域的最高水准,还真不怕谁。原告方面,两个律师将大量的文书和技术资料展示了一遍,一项项核实就花了整整一个半小时。在这一个半小时里,林闻方没有对任何证据和技术资料提出异议,就好像是来看戏一样,旁观着智策公司的律师团队的表演。等他们说完,包括法官在内的所有人,目光都朝向了他,等着他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