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页

但大家心知肚明的是,到了开战的时候,林闻方必然会正式升任少将军衔。因为那才是符合快速战役集团副总参谋长的职级的军衔呢。

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不满:凭什么你能升那么快?

林闻方乐于应对各种挑战。他明白,如果不能将这些人收服,那将来掌控军队绝对是一件让人头痛的大麻烦。参谋军官是解读指挥官的战略战役思想,并将之转化为具体的作战方略的关键一环,对部队主官有着莫大的影响力。

林闻方申请进行超大规模的沙盘推演,参演部队不仅是快速战役集团和战略值勤部队的各地的预备部队,还包括首都卫戍军区、东部战役集团、西部战役集团、中南集团军、北方战役集团……这个名单开出来,实际上就意味着林闻方要进行一次全国范围最高水平的数字化战役推演。或许大家对于林闻方作为这样一个项目的发起人有些不以为然,但他拿出的演戏课题却是大家都非常感兴趣的。

演习的课题是:最初十四天。整个课题围绕着如何在十四天里解决发现战争导火索、动员、集结、初步部署、作战等一系列问题。并且,这还不是一次预设的演戏,而是希望大家广泛提出各种意见和想法来丰富演习。比如最初的战争导火索,林闻方在演习预案中就列出了四种,可以分别进行探讨,演习可以按照不同战区分别进行,也有总体战的全方位联动的课目,光是林闻方已经准备的那些想法、课题,就让各大军区的大佬们赞叹不已,更不用说随着演习的进行,必然会有更多新想法冒出来。

同时,林闻方私下里给大佬们发的函件里则说明,希望能够就全新的战场装备环境和信息环境下的作战进行一些探讨。

明知道这是林闻方希望通过演习来凝聚快速战役集团内部的力量,但大家还是愉快地配合了。一周内,各路军中重将和联邦军队最顶尖的参谋团队就将陆陆续续来到天池山,进行这场联邦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推演。

不过,在那之前,还有些小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先杀杀快速战役集团内的那些基层士兵们的威风。

快速战役集团建立之后,徐拂就下令集中了各军种的王牌将士,在天池山进行整训。各地的骄兵悍将和出自首都卫戍军区的军人们气质非常不同,各地都有不少能打能拼,但就是不把军中的各种规矩放在心上的家伙。快速战役集团里这种人相当不少,毕竟这个集团的组成除了部分战略值勤部队之外,大部分都是战绩强悍的各地核心军力。

集中这部分人在一起,要让他们了解机甲部队如何作战,其他部队又要如何协同,这是个很复杂的课题。同时,这部分人也会成为各部队机甲化的开端。虽然联邦的生产能力做不到全军的机甲化,但各支军队都有一部分机甲部队,分担特战部队的压力却是很好用的。特战部队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还会是联邦最精锐部队的代表,但那些个特战将士们太难训练出来了,除了少部分任务,绝大部分保卫、侦查任务都可以用机甲来替代或者是协作完成,而训练一个基本合格的机甲机师,要比训练一个合格的特战战士的周期短。虽然算上机甲的制造成本,经济上未必划算,但在战时,本来就不怎么考虑纯粹的经济问题了。

第540章 大推演(二)

林闻方一直很喜欢天池山基地。这里距离城市有一点距离,有恰到好处的基础设施,却又保存着最明亮的风景。虽然是军事基地,但大部分设施都隐藏在山体内,甚至连飞机都是以洞库和弹射方式来安置的。暴露在外的训练基地、爱国教育基地等面积都不大,并且和自然有着极为和融的气质。

在这种地方工作和训练,是很让人心旷神怡的事情。林闻方就在天池山基地里准备着大型推演。火羽的核心也被转移了过来,装载在并联运行的六台电子指挥车里。基本的运算任务通过线缆发送到天池山的主机,火羽只负担最核心的思考。现在,用于大型推演的程序和数据库的架构都已经搭好了,林闻方稍稍松了口气,将填充具体内容的工作交给了火羽,自己则腾出手来做点别的事。

大约是想到了快速战役集团的部分部队正在天池山集结整训,林闻方向负责整训的军官团发出了通告函件:他将于第二天一早,来视察部队训练情况。军官团除了机甲师的战士之外,就是天池山守备团、天池山特战大队的人,怎么算都是再熟悉不过的老朋友。

林闻方在按照惯例发出通知之后,愉快地给逢康打了电话。当初他在天池山的时候,和逢康有公事的机会,现在,逢康已经是基地军事方面的主官了。

“现在我是该叫你师座,还是叫你参座啊?”逢康开着玩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