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页

“我只在自己所写的诗文中避亡父讳,从不在史书上避‘佑’字讳,你想要诬陷我,在史册上简简单单加一笔不就成了吗?”

“我诬陷你?哼,我与你无冤无仇,你也不过是一个五品侍读学士,在朝中无人识得,你有何处值得我诬陷?”

蓬垢的发在寒风中乱舞,沈瑜颤得厉害,如鲠在喉。

朱谦默然听了一阵,缓缓迈开步伐,跪在最前道,

“父皇,儿臣以为,此事蹊跷,还请父皇下旨,让锦衣卫详查。”

李庆宜抖了抖手中的书册,冷笑道,“太子殿下,人证物证俱全,您还要查什么?非得制造些证据来替沈瑜脱罪吗?”

朱谦不曾理会李庆宜,依然拱手望着皇帝,“父皇,儿臣要查那册史书所有经手之人,也要查国子监进出档案,只要是人做的,一定会留有痕迹,若不详查,儿臣不死心。”

这时,翰林院一位老臣站出来道,

“太子殿下,史馆特设在国子监,每日进出人不少,您怎么查?不管怎么样,沈瑜身为这册史书的编纂者,即便有人诬陷,他未能第一时间找出问题,他也难逃其咎”

朱谦冷冷扫他一眼,“何大人这是强人所难吧,若是有人在沈大人交出这册史书后做了手脚呢?”

若换做寻常,朱谦提出要查,众臣不会有异议,可偏偏这次事涉沈瑜,朱谦老盯着沈家不放,想要将女儿送入东宫的臣子们心中便有些焦急,干脆趁此机会,将沈瑜的罪给定死,好给自家女儿排除一个强劲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