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书生执令,老将扛旗

大明抄书人 王者者者 1172 字 2022-08-31

那中年书生亦是听得一喜,只是他很快又眉头皱起,问道:“宁宗师,是龙平卫之人?”

若在龙平卫任职,又怎会南下扬州?

白莲教潜伏城中的刺客太多,即便浩然之气分辨出眼前人并未说谎,可中年书生也不得不防。

“只是一点私交。”

方休摆摆手,又道:“定国公与李知府的幕僚,吴明月吴典史有旧,某这次也是专为吴典史效力而来。”

“原来慕吴大人之名而来!”

中年书生当即眼睛一亮,面露笑意道:“在下出于谨慎,多问几句,还请宁宗师不要挂怀。”

他说着便递来两块令牌。

方休才接过手,立时便觉着一股玄妙气运加身,与校场中那杆绘着义字的大旗隐隐勾连。

这大旗又名纛,乃是一支军队的军心,军威。

与此同时。

也是军中气运之所在。

若无大旗,那再多人也只是散兵游勇,只有立下大旗才算成军。

而有军中令信在手,便是这支军中一员,不仅方便长官指挥,还能得大旗气运加持,再胆怯的懦夫,也要变作悍勇无畏的精兵。

而敌军若靠近大旗,亦会被气运所制。

即便来的是堂堂一位宗师,也难以在大旗下进退自如。

也是因为如此,战场上才不会出现一位宗师单枪匹马,便将敌军杀穿的情形。

方休收好令牌,有些好奇地问道:“这位先生,我听你口气,也认识吴典史?”

看这中年书生的举止,应是个小心谨慎之人。

却只听方休说是为吴品而来,便大方给出义军令信,实在有些奇怪。

“吴为民吴大人,我怎会不识?”

那中年书生朝校场营帐方向拱拱手,便恭敬道:“若非吴大人已经任职官场,早被扬州书院请来做执尺。此次扬州城之危,也多亏吴大人……为李知府排忧解难,才赢来一线生机。”

吴为民?

吴品又有新名头了?

为天地立心,为……为这为那,不过是为人民服务的为民?

这名头在燕京时倒是未曾听过,想来是张锦去永嘉之后,替吴品宣扬的名声,故而只在江南一带传扬。

方休没多想,客气几句,便步入校场。

正这会儿。

忽有几匹快马朝校场奔来,一个骑手擎着一杆旗帜,上面写着一个好大的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