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悬案

阴山箓 蟹黄鸡蛋 1513 字 2022-08-31

刚刚不还是二两吗?怎么这会就变成五两了。

“可曾查过库丁?”苏彻问道。

“我从十五天前就让他们光着在库内干活了。”

新任山阴县尉点了点头,田主簿办事果然是稳妥的。

“探过底了吗?”

苏彻斟酌一下自己的语句。

“探入两寸。”田主簿停了一下接着说道:“我准备明日让人探入三寸。”

何止是稳妥,简直就是周详。不过我问的不是这个。

“哦?府库内的银子不应该都是官银吗?”

苏彻想了一下这如今的大梁天下应当还属于铜银混用的阶段。

银铜的比价是一两银子可换一千枚制钱,当然这个比价是一直在变动。

普通百姓的一日生活基本上用不到什么银子,用铜钱就足够了。毕竟一碗烂肉面只要三个制钱,你有本事刮上一层银面付账,老板也没本事去收。

平日里用银子用得最多的还是商人和官府。

官府的赋税要来回运转,将成山的铜钱搬来搬去肯定是不现实的。所以都是将铜钱换成了银子,铸造成五十两和十两两种的大小的官银。

把一个五斤重的银坨子由旱路通入然后携带而出。

非练过专门的功法不行。

“丢得是收上来没有铸成官银的纸笔银。”田主簿补充了一句。

苏彻顿时了然。

自己在赴任之前专门研究了大梁的开销制度。大概可以分为朝廷、行台、州县三级财政。

每个府县的赋税都有一个定额,将这个定额转发给行台之后,行台根据进行第一次划拨,划拨之后的结余再转发给朝廷作为中央开支所用。

上面的门道不用去提,以山阴县为例,假如朝廷给山阴县的定额是两千五百两,那么山阴县收上来的赋税超出两千五百两的部分就可以留下来自己支用。

多出来这些钱根据用途有各色不同的名目,什么纸笔银、马草银、辰砂银等等。

所以这次丢得银子虽然从数目上看比较少,但确是山阴县大小官僚碗里的肉。

苏彻心下有些同仇敌忾的感觉。

这不就是在偷我的钱?

是可忍孰不可忍?

“此案必须彻查,主簿大人稍待,我以七日为期定破此案。”

“果然英雄出少年。”县丞大笑一声举起酒杯:“请苏县尉满饮此杯。”

“饮胜!”

“饮胜!”

满桌诸人第一次如此团结。

二两银子虽少,但那是大家的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