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裁判们在心里一致夸赞余乐,惊艳无比。

至于余乐。

懊恼的要死。

他漏动作了。

他之所以选择窄桥,就是为了玩技巧,上桥转、桥上转和下桥转,平时训练的时候大体都可以拿下,这是他重点训练的一个“难度储备”动作。

结果呢?

到了比赛竟然没有发挥好!!

他几乎可以想象柴爸爸黑成锅底的脸。

当然他自己也不好过,白瞎那么多的力气和准备,桥上的一旋让他差点失衡,转眼就到了下桥的时候,哪里还敢再加动作。

总之就是没做好。

比赛还在继续,后面还有难度。

第二轮再发力吧。

余乐都来不及叹气,更来不及为自己精心筹备却惨遭滑铁卢的表现反省,下一个道具就已经近在眼前。

毫无疑问,这个道具要挑战的是弧形桥。

余乐在弧形桥上别有天赋,对他而言弧形桥和平桥的差距并不大,只是最近的训练重点都在前两个桥上,他确实很缺时间,这个桥暂时没办法加难度。

就保守地滑呗。

这是一个和训练时候不太一样的弧形桥,上桥的前半段桥身往雪道外面倾斜,然后在六米处骤然又朝内弯折。

直入直出,一副钢筋铁骨绝不妥协的硬朗姿态。

但余乐不能和它硬碰硬。

若是角度选择不好,弯折处一定会掉桥,这也是余乐和柴明都没有进一步在这桥上安排技巧的原因。

余乐现在的能力确实还无法驾驭这种桥。

当然他上弧形桥,本身就已经代表了他的能力。

追着余乐滑下的第一组裁判和第二组裁判在这个位置汇合,视线的余光用来控制方向,剩余的全部注意力都落在了眼前的身影上。

不出所料啊!

实力者果然会更喜欢挑战难度!

弧形桥。

今天就没一个选手上去过。

包括国内现在在这个项目,排名第一的孙毅。

他选择的是隔壁的长滑道,足有二十米,并在上面完成了一个旋转动作,并旋转下桥,获得满堂喝彩。

只是裁判更希望看见选手去挑战难度桥。

体育运动的发展,是为了探索人类的极限,在二十米的长桥上做动作,不过是高级滑雪运动员的基础能力,国际级的运动员基本都十拿九稳。

在这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裁判们更想看见的是创新,是挑战。

再没有什么比一名选手去挑战弧形桥更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