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只要余乐在最后一个动作没有失误,足以进入预赛。

余乐也知道这一点。

他清醒的大脑,在被欢呼声浇灌的时候,并没有失去理智,他在比赛里,似乎无时无刻都清楚知道自己之前做了什么,接下来又该做什么。

第五个动作,不用太疯狂,只要完成一到两周的转体,从今天的水平来看,足以让他进入决赛。

然而似乎又好像没有必要算的那么清楚。

只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只有一个人胜利的“游戏”,如果很清楚自己的结果如何,为什么不开心的玩一场呢?

过于谨慎也不是好事,不是吗?

他在世界杯拿第五名的那一场比赛,如果不是在最后一个跳台“收敛”了一些,他说不定已经站上领奖台了。

所以,在乎什么呢?

又没有积分压力。

也不用考虑奥运会的名额。

所以只需要考虑眼下,速度这么好,气势这么棒,那就把难度交给老天爷,在跃起的前一刻,让自己的身体去找寻答案。

“余乐!加油!”

好像有华国的声音在叫自己的名字。

对!

加油!

向上!向上!向上!眼前骤然一亮!

余乐向高处一跃,翻腾出透明的翅膀,飞!

第132章

余乐完成了他在U型池第一轮预赛, 第五个技巧动作。

两周半的反向落地。

不是不能做同样的三周转体,而是职业运动员的通病,尤其是他这种为了“刷难度储备”, 不停计算自己在过去完成的动作,以及接下来必须为裁判展示出不同技巧难度的思考模式。

别看“嘉年华”是一个在大部分选手眼里的“游戏”,但这并不能改变来参加这场比赛的选手, 都是来自于世界各地的一流,甚至是超一流明星运动员的事实。因而能够给这群“大佬”打分的人, 必须是具有足够段位的裁判。

国际裁判必须要求几个啊。

如果分数出现问题,让最后的排名被质疑, 不亚于一场闹剧,明年谁还来参加比赛?你们的奖金不如直接就发给内定的人算了。

因而, 只要有国际裁判在场,除非一开始就不想好好滑,但只要努力去完成动作,自然也就希望能够给裁判留下好的印象。

尤其今年是奥运年,像坡面障碍技巧这类尤其依赖裁判“整体印象”打分的比赛, 余乐既然已经做出不错表现,也就要认真对待, 持续到最后。

第五个动作,余乐向右侧只旋转了两周半, 因为他需要展示的不是自己翻跟头的能力,而是反向落地的能力。

之前一路滑过来, 他就在不停的做【日本摸板】,也全部都是正面起跳, 正面落地, 在职业裁判的眼里, 一眼就可以看出余乐“强弩之末”的水平,在U型池的赛场,绝对不算是个全面的运动员。

而这种印象,有可能会被裁判带到坡面障碍技巧比赛的评分上。

余乐时刻都记得自己的最终目标是世界大赛的冠军,要拿下奥运会的奖牌。

最后一跳,他看似在普通人的眼里少了半圈,有“动能”降低的印象,但却给了裁判“他还可以做一些不同动作”的好印象。

少半圈,换个好印象,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