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他看看白一鸣,又看看谭婷,不明白只是一个铜牌获得者,有什么采访的必要。

争抢成这样,难道是因为他最差?有话题性?

显然,最差是事实,话题性更是真相。

在经历了一分钟的拉锯战后,缅因州的官方电视台获得了率先采访的机会,这是一名漂亮的米国妞,金发碧眼非常符合米国审美,开口的第一句话就问道:“余,这次比赛,你还会有新的动作吗?”

字正腔圆的米式英语余乐听的很清楚,但问题让他有些惊讶,不解地问:“你是说空中飞燕的技巧吗?”

“对。空中飞燕你是这么称呼它的吗?那在连续两次的桥上跳,你希望怎么称呼呢?”

“……”余乐实在没想到采访内容这么刁钻,完全不在国家队培训的内容里,他想了想,说,“双跳,我就是这么叫的。”

“很好。除了空中飞燕和双跳,这次参加美洲杯的比赛,你还带来了什么新动作呢?我认为你在欧洲杯比赛里的最后一跳,也和大众所认知的抓板尾有些许的不同,这也是你的新动作吗?”

等等。

余乐一头雾水:“不是。”

那个动作明明是他柔韧性过度,导致的失误技巧,哪怕之后他看过复盘,确认确实挺养眼,但什么都知道的他,依旧认为那是一个失误的技巧,简直和原创动作一点不搭边儿。

听见余乐的回答,这位漂亮的记者,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失望,反而期待地问道:“那么这个动作你认为还有改良的地方吗?面对亚瑟对你原创动作的改良,你有什么想法吗?”

亚瑟?!

关键人物终于出现。

余乐通过这个名字,成功把零散的碎片串在了一起。

亨利说:“亚瑟在全米滑雪比赛里,完成了你的空中飞燕,他的落地更稳。”

可惜那之后余乐和比利,都忘记了发比赛视频这件事,余乐一直没有看过改良后的动作是什么。

但不妨碍联系前后,余乐终于明白了大漂亮记者话里话外的意思。

亚瑟·德兰是米国很有名气的公园滑雪小天才,水平横扫未成年组,比利去年比赛不佳的时候,米国境内有很多的声音,要让亚瑟取代比利参加比赛。

可惜亚瑟还没到年龄。

国际雪联组织的大赛,要求比赛年龄在16岁以上。暂时不升组也可以,但年满18岁就必须参加成年组的比赛了。

15岁的亚瑟还差一年,很遗憾的正好错过了今年的冬奥会。

去年的时候,余乐就听说米国人在背后活动,向国际雪联提出申请,将参加大赛的选手年龄降低。

他们甚至用15岁就可以参加奥运会的跳水比赛来当说服理由。

结果当然是没有成功。

山姆大叔也不是什么事儿都能心想事成。

滑雪比赛和跳水运动不一样,首先就是黄金期的问题。

跳水最巅峰的年龄在16~22岁之间。

其中女选手还要考虑到发育问题,所以年龄还要适当下调到15岁。从跳水队出来的余乐比其他人更清楚,国内有很多14、15岁的小姑娘拿全国冠军,个顶个的厉害。

但也因此,女选手很多在15岁发育后,状态就开始下滑,大部分黄金年龄很短,只有个别女选手能够维持状态,但那种极具有灵性的轻盈一跳,确实更多出现在年轻小队员的身上。

固然,男选手没有女选手的黄金年龄短,但21岁的年龄也偏大了,剩下没两年的运动生涯,也是余乐会考虑换项的原因。

最多,他还能跳到下一届奥运会,也就是25,但整体状态比赛一定有所下滑。

也就是考虑到跳水更吃“青春饭”的原因,国际游泳协会才会同意下调跳水的年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