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作为这个项目的世界杯总冠军得主,哪怕克劳斯这次比赛的状态似乎不太好,但吊打他们这些世界二流的选手还是没有问题。

从第一个弯道滑出来,克劳斯实现了在领滑的目标,完全挡在了余乐和马林的前面。

余乐和马林的第二位还没有分出前后。

在他们后面,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选手,大家几乎挤在了一团。

克劳斯来到第二个弯路,这一次旗门在余乐这边,在他身体倾斜,控制板刃回转。

几乎同一时刻,余乐的瞳孔收缩了一下。

这么早做动作的吗?

也对,内角度进外角度出,外角度进内角度出,哪怕是中角度进中角度出,其实只要能够缩短回转的用时,理论上都是正确的用法。

只是大部分人,像是一种习惯和本能,更倾向于抢内道,然后控制角度回转出来。

这本来也没有错,不过因为过于在意“抢内道”本身,很容易就丢掉了“滑”的流畅状态,先不说是否会减速,对心态的影响也很大。

是不是,抢不到内道,就输了呢?

自信心或多或少都会有点打击吧?

这个想法其实在这瞬息间还没有完全的通透,但余乐是一个比赛型的运动员,他的冷静不仅仅是对赛场压力的适应,最重要的是在那瞬息万变之中,他总是能够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毫无疑问,跟着前面的克劳斯滑,没有错。

因而余乐在看见克劳斯在他预料不到的位置就开始做回转准备的时候,余乐的身体就自发自动的跟着在做出了相同的动作。

正好做出反应的时间,与他和克劳斯一前一后的位置差距差不多,所以当他紧跟着克劳斯倾斜身体,几乎沿着相同的滑辙越过那个旗门的时候……

余乐就像被高手,手把手地带领着,完成了一次完全契合赛道和速度,中进中出的回转。

怎么说呢?

就是很自然,很流畅。

犹如溪水汩汩,太阳升起,春风习习,在他从弯路出来的瞬间,水到渠成的感觉就在他的心里炸开。

这是来自于高手的亲身示范,是在无数次训练和比赛中,获得的对弯路的最为敏锐的直觉。

这是他无论复盘多少次,就连教练都无法明确指出的本能。

至少目前华国的教练做不到。

非要去形容,就像余乐可以在坡面障碍技巧拿到96分,他的每一个技术处理,是别人暂停了录像跟着一帧帧学都无法复制。

这是一种天赋,也是经验。

余乐训练障碍追逐也有一段时间了,他在各方面的成长都很明显,但还不够,在世界赛场上,他还差的很。

在前一秒以前,他甚至都不明白他和世界超一流的选手差距在哪里。

现在他懂了。

类似于顿悟,亦或者是入了门。

余乐至少在这一瞬间,明白了自己可以在克劳斯身上学到什么。

如果说之前,他还觉得克劳斯让自己跟着他是一种侮辱,那么现在就没有这个想法了。

多难的机会啊,可以和世界冠军同场比赛,可以就在他身后,不过一米的距离,这么近的距离观看他的技巧处理。

他很惊喜,更是心甘情愿地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