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追逐赛到了最后,速度都超过了80迈,这得多强的判断力和控制力,才能够确保自己一定落在精准的点上啊?

无法稳定的发挥,这个技巧就不是好技巧。

想想比赛正关键的时候,自己往上飞起不但歪了身子,还一头撞在对面的波峰上,还比什么?

怕不是一个笑话。

以及,追逐赛的赛场变化不定,波浪赛段的设计更是有宽有窄,可能适合这个动作的波浪段一次比赛只有那么一两个,甚至没有。

且不说这个技巧,还要结合速度和状态施展。

经过多次尝试后,最终得出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与其给对手“送菜”,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压高度”呢。

结果就导致,虽然大家都知道,一次飞过两个波峰肯定比贴着波浪坡面滑行要快,但却没有人去使用。

可不就巧了么。

余乐就是一个擅长技巧的运动员。

70迈的速度他够敢旋来旋去,翻来翻去,就算80多迈怎么了?不过就是跳一下而已。

别人做不到,可不代表余乐做不到。

作为滑雪技巧类项目,金字塔尖的运动员,余乐明知道自己和别人拼体能拼不过,那又何必一条路走到黑,就不能开发出一点儿自己擅长的技巧吗?

至于失败?

首先余乐有这个自信不会失败。

就算退一万步出现了失误,他也没什么不能输的,在这个项目上他就是真正的新人,新人有试错的机会,他不怕摔倒。

因而这么想,也就这么做了。

这个赛道一共有两处难度波浪。

第一条难度波浪在出发点,那里速度不够,冲击力不够,就是他也没那个能耐去完成这个设想。

再说在硬出发的部分用这个技巧,也没什么优势,比原本的技巧还慢,有什么用。

所以,这处位于赛道末端,滑到这里速度可以达到80多迈,甚至90迈的第二处难度波浪,就成了余乐试验设想的地方。

在用不用这个技巧上,余乐确实犹豫了一下。

他现在形势还不错,阿道夫落在了后面,距离终点线也不远,只要能保持住,拿个铜牌没问题。

这样能满足吗?

余乐问自己,能吗?

不能。

他的目标是金牌,哪怕狂妄,他也敢告诉所有人,他就是要争那枚金牌试试。

有什么不敢说,什么不敢想?

体育竞技的世界哪儿有那么乱七八糟的事,定下目标,往前冲,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不但要赢了霍尔曼,还得超过克劳斯。

冲到最前面,呼吸那最新鲜最自由的空气!

要登上领奖台,摇晃香槟!

要挂上金牌,升起国旗!!

余乐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