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页

没曾想随口一问倒还问出这许多事来,穆苏听的认真,抬眼看见小哥面上的艳羡轻笑问道:“听小哥一番妙语连珠,想来也是读书这人?”此番猜测并非胡乱而来,若是不曾读过书,想必是说不出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这样话语的。

小哥闻言有些惭愧,讪讪道:“公子慧眼,儿时确实去学堂读过两年书,不过天资不佳便不耽误功夫,回家帮衬父母经营这馄饨摊子。”

“原是如此,男儿顶天立地并不仅止于天下,奉养父母、照顾妻儿担好自己的担子也是值得称赞。”穆苏起身微微额首,向老汉与小哥道谢饭食之恩。

走时,得荣给这摊贩留了一锭银子做酬劳,老汉同小哥连连摆手称:“用不了这许多。”

“收着吧,就当我家少爷赏你们的。”见此,老汉同小哥连连道谢。

寻了嘉兴府最好的客栈,定好了房间收拾妥当之后,打来热水洗漱后躺在床上大大的睡了一觉;因着那馄饨摊小哥的一番言语接下来的行程也并不彷徨,率先便去了这飘香楼,民以食为天亘古不变,还是先尝尝这飘香楼的美食最为要紧。

翌日,主仆二人便奔着飘香楼去了。

飘香楼不辱这飘香的名号,还未走近远远便闻见了饭菜香,瞬时便将过路之人的馋虫都给勾了起来;飘香楼临街而建,足足有三楼的阁楼建筑,迎客的招幌随风飘扬,牌匾上红绸装饰衬的更是大气。

甫一进门,喜眉笑目的小二便热络将二人迎了进去:“二位客官好,里边儿请。”

寻了个较僻静临窗的桌子坐了下来,小二麻利的掺茶倒水,一边轻声细语的询问:“客官今儿是想吃点清淡的还是开胃辛辣的?”

“你们店里哪几道菜最好吃?”

“呦,客官;我们店里好吃的那可是数不胜数,只说几道,您这可是难为我了。”小二笑了笑回答。

“那便来几道招牌菜,清淡的、辛辣的皆可。”

“好嘞,客官您慢坐,马上给您上菜。”小二见这是个不差钱的主儿,便也不拘着下去安排了。

穆苏品茶静坐,时而侧首看看外面人声鼎沸喧闹的街市;忽然楼下大堂传来一阵骚动,顺着声音来源看去,见许多食客放下筷子起身行至一老人身边十分恭敬的询问些什么,当中被围着的那老人想来也是司空见惯,面上波澜无惊,三言两语将上前之人打发了。

须臾,只见这飘香楼的掌柜竟然亲自提着食盒递到了这老人手上,还将其恭敬地送出了门外这才回来;见这老人走了,大堂里的食客这才回到自己的桌前,还摇着头叹着气。

此时,穆苏的菜也上来了,小二一边上菜一边瞧见穆苏对下面的场景很是好奇,便开口解释:“公子想来是外地而来不知道,这堂下的可是云松斋章老先生的贴身老管家,章老先生公子可知?那可是当今圣上的太傅。“小二说着恭敬地拱手向左上方敬了敬。

“太傅贤名,有所耳闻。”穆苏回答。

“章老先生声名远扬,嘉兴城许多文人墨客仰慕不已,甚至还有远道而来想要拜访的;不过章老先生三朝元老,官拜一品宰辅兼太傅,圣上还特许百年能配享太庙,如此权势章老先生都能毫不犹豫在皇上亲政后激流勇退告老还乡,又岂是这些蝇头小利便能见得到的;大多皆是无功而返。”

小二说完,面上带着些自豪哦,眼珠一转低声同穆苏道:“不过有一法子,便是这章老先生极为喜爱我们飘香楼的吃食,每七八日便要派老管家前来点些吃食带回去;闻此消息便有那才思敏捷的将自己的文章或诗赋交予这老管家,磨破嘴皮子托他带回云松斋将其交给章老先生过目;不曾想有一书生竟还真成功了,得了章老先生青眼见了一面,此后便时常有人在这里蹲守。”

听完其中缘由,穆苏不由得失笑,同时又对这人人趋之若鹜的章太傅十分好奇。

闲聊完,小二退下,穆苏看着满桌的珍馐美味,顿觉味蕾大开,不得不说这飘香楼确实名不虚传称得上是色香俱全。

率先便是这西湖醋鱼,选用上好的草鱼烹制,待鱼肉熟后,浇上秘制调好的糖醋,满满铺上一层,鱼身胸鳍竖起,鲜嫩酸甜放入青花白玉瓷盘内煞是好看,酸甜口也极为开胃。

还有一道便是这熏鸭,将鸭肉先熏后卤,这熏鸭的烟也是极为考究,用的是极好的青柏枝丫熏制而成自有一股淡淡的芳香,再放入锅内用八角等香料文火慢煮,直至鸭肉呈金黄色才捞起;咬下一口醇香味美、肉质鲜嫩当是要大口朵颐才尽兴。

依次尝遍桌上七八个菜,还颇觉有些意犹未尽,不过不可贪多以免腹痛便放下了筷子;心下盘算着留在嘉兴府的这些日子便可时常来这飘香楼用饭,显然得荣也是如此想的,不停称赞着飘香楼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