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页

“你不打算去?”江淮见其如此随意对待便知穆苏并不在意。

穆苏点点头,江淮开口劝说:“你这样可不行, 日后入朝为官如何行的通?”

“届时再说吧。”穆苏并不十分在意,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既如此又何必浪费心力,该是时候自不会缺。

“可这齐文渊到底有所不同,他的父亲可是如今内阁大学士, 朝中文官入仕最高殿堂便是内阁,日后难免要受他父亲管制。”江淮还是想要劝说穆苏前去赴齐文渊的诗会, 康旬听了一番,稍作思索也附和:“江兄所说有理, 若一味置之不理难免被人扣上孤僻清傲的名声,另外人置喙,还是去瞧瞧。”

穆苏见两人严肃以待,忍不住轻笑点头:“好, 既然两位兄台如此劝说我便去瞧瞧。”实则穆苏心下明白,便是他去了那些京城文官子弟也不会对他另眼相待, 文武向来水火不容,泾渭分明;他这武将世家的出身取得如此成绩只会让那些文官子弟觉着被冒犯,定会视他如眼中钉。

不过去看看倒也无妨,该来的总会来;日后便不是在临淮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京城这池深水总要淌进去。

康旬、江淮两人见穆苏答应了很是高兴,又议论了几句明日的诗会。

翌日,康旬、江淮两人早早便整装待发;江淮穿上了最妥当的衣衫,便是康旬也是不敢怠慢认真梳洗了一番;穆苏仍还是昨日那件月白织锦缎衣,极为随意。

三人上了马车,缓缓向醉霄楼驶去;醉霄楼人声鼎沸宾客如云,热络的大堂小二迅速上下打量一番穆苏一行人,精准盯在了穆苏身上笑容满面的招呼:“客官里边儿请。”

“不必了,请问齐公子的诗会在何处?”

小二一听是来寻齐公子的,面上的笑意更是可掬:“齐公子的雅间在楼上,容小的带几位客官上去。”

跟着小二行至楼上,远远听见雅间内喧闹的声音,想是人已到齐;小二推开门弓腰告知:“齐公子,这几位公子是前来寻您的。”

雅间内喧闹的声音戛然而止,十几名身着儒衫的书生围着正中间一名衣着锦袍的公子,齐齐侧首向门外看来,看面色在场之人并未料到还有人此时前来;仅默了片刻为首的齐文渊端起笑意起身开口询问:“请问可是常宁侯府的常宁世子?”

齐文渊此言一出,雅间内众人哗然,心下诧异竟然是常宁侯府的世子,这常宁世子这几日在京城坊间可是被传的神乎其神,但从半月前春闱还未开始到如今春闱已结束十余日也没有任何人见过这位常宁世子;不曾想今日竟在这里见着了。

“正是在下。”穆苏见齐文渊起身,微微额首回答。

齐文渊见穆苏回答,上前两步长揖行礼笑道:“传闻世子不喜这些诗会雅集,但齐某听闻坊间关于世子的经历很是钦佩,心中一直想要结交奈何又无他法能请出世子;此次死马当做活马医递了帖子,原以为世子不会……”齐文渊说到这里停了一下,后又笑道:“不管如何,今日世子肯赏脸来此,齐某心中甚是高兴,世子请上座。”

说完引着穆苏向里面走去,雅间众人见齐文渊待穆苏如此客气,又念及穆苏世子身份确是位尊在座众人,只得纷纷向穆苏行礼。

一番寒暄安顿下来雅间安静异常,方才的喧闹霎时不见,皆因穆苏在此;齐文渊是个长袖善舞的人,端着笑意试探:“近日京城热闹十分皆在讨论会试,想必世子也有所耳闻,不知世子觉着此次会试可有把握?”

齐文渊满脸笑意,行为举止无一处差错,问出的话却有些尖锐,叫穆苏一时不知这齐大学士家的齐公子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何药;看来只得小心应对,穆苏淡笑:“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会试聚集天下有学之士,卧龙藏虎;自不敢托大,只得尽人事听天命。”

“世子所言极是。”见穆苏回答的滴水不漏,齐文渊笑着点头。

忽地,一书生朗声开口问:“近日听闻世子自外祖家临淮城归京赴会试,竟不曾回常宁侯府;反而在外自己寻了间小宅院,常宁侯夫人亲自上门前去请世子归家竟悻悻而归;不尊母亲,不听家中父母教导,一意孤行,敢问世子此举是否有些不妥?”

房内众人屏气凝息,暗叹这礼部侍郎家的公子胆子忒大,这样的家中私事竟在正主面前堂而皇之的开口问出,谁人不知这常宁侯府的夫人是个继室,并不是这穆苏的亲母自然并不对付,大宅门里的这些腌臜事坊间百姓不知,他们这些官宦人家的子弟又怎么猜不出几分,这继侯夫人可是生了个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