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媒人带来的那只大雁体型不小,顾铁山拎起来掂掂,分量不轻,他女儿双儿好几个,一看就知道价钱应该在六十文,心中十分满意,裴厌再古怪,面子还是给了几分的。

他将大雁关到柴房,家里不养这个东西,但暂时先不吃,留着后边宴席待客用,肉菜都金贵,有这个就不用花钱买别的肉。

成亲时婆家要开席待客,但都是那边亲戚,成亲当天将双儿送出门后,就与娘家无关了,自有花轿来接,他们这边没有人过去。

而娘家这边的亲戚在前一天由娘家开宴席,有商量好的,席面开销婆家会给些,因家家境况不一样,情况不尽相同。

花轿也分好坏,镇上有钱人家的八抬大轿全是红绸彩缎,末等的只是一顶两人小轿。

而乡下,讲究些的会有花轿,没钱的就用家里骡子驴子,给牲口披上红布扎上彩缎,新娘子新夫郎也省脚力,倒是比花轿更常见。

再不济汉子拉着板车过来接新人,这种会连嫁妆行李一起带走,不

然一个人坐在板车上空荡荡的,实在不好看。

再穷点的,连一两个吹打奏乐的都请不起,更别说骡子,只能走路来接亲,若路途遥远,两个新人只好一起走回去。

顾铁山那天实在没脸连这些都问出来,不然听起来还以为他兰哥儿嫁不出去,今天媒人来了,他又愁起接亲的事。

顾兰玉和顾兰秀都是坐着高骡子出嫁的,到顾兰时要是走路出嫁,迎亲时村里人都能看见。

他关上柴房门叹息一声,罢了,面子哪有那么重要,他家有驴子,可若连驴子都是他家的,更惹人笑话。

裴厌穷,总不能让人家借钱雇牲口,成亲后要还钱,受罪的还不是他兰哥儿,只能看开些。

方金凤走了,顾兰时从屋里出来,拉着苗秋莲小声说:“娘,我想起忘了问裴厌,他到时也得穿红衣,不知道他怎么打算的,若买来布,我给他做要比买成衣便宜。"

苗秋莲一听这话,点着头道:“说的是,他那么穷,家里又没人给做衣裳,若花大价钱去买,不如帮他做了。"

乡下人都苦,能省钱的地方没人愿意多花,只要定了亲,双儿帮着汉子做新衣是常见的事,既省钱还有心意在其中。

“他爹,得空上后山问问,他若买了布回来,等聘书一下,就让兰时给做。”苗秋莲冲着外面喊。

给裴厌省钱,就是给顾兰时省钱,顾铁山连连答应。

裴厌那边动作很快,没两天方金凤带着大雁和写好的聘书上门,另外还有一匹红布,说八字算好了,两人可谓天赐良缘,天造地设一对,没什么不合相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