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人丁少,事情一多照顾不过来,不像原来在家里爹娘哥嫂那么多人,但裴厌想多赚点,为过几年盖房子攒钱。

他犟不过,今年只能先这样,要实在太累,明年说什么都不能养这么多了,七八头足矣。

*

不远处,寺庙红墙已经能看见,顾兰时坐在板车上,身体随着车轮转动摇晃。

兴善寺香火很旺,庙门进出的人很多。

裴厌在前面牵毛驴,一路走得较快,这会儿渐渐慢了,路上因惦记顾兰时身子,没有让毛驴跑起来。

山脚下有不少木桩,他牵着毛驴过去,找了处空地栓好,随即扶顾兰时下车。

四个轿夫抬着一顶轿子从旁边经过,轿子旁跟了一个上年纪的婆子和一个丫鬟,落轿后婆子打起轿帘,丫鬟扶着里头的人出来,是个衣着鲜丽的年轻双儿。

穷人走路,富坐轿马,轿子车马不止这一个,还有两顶更华丽的轿子停在一旁,另一边几辆大的马车珠帘华盖,一看就是大户人家。

顾兰时和裴厌跟在前面三人身后拾阶而上。

山梯不高,一到门前就闻到香烛味道,庙中人虽多,却毫不喧嚣,甚至一进来便觉身心沉静,檀香悠然,空寂悦心。

烧香拜佛自不用说,裴厌捐了香火钱,问庙里的师父求了平安符,至于给孩子取名的事不着急,还不知是男是女,等生了再来求名不迟。

以后月份大了,走路不易,坐车更要颠簸,今天正好有空,过来上上香也安心。

兴善寺依山而建,是座不小的寺院,以前顾兰时和家里人来时,只要赶上时节,都会去后山一片古树林转转歇歇,那边有花丛如海,实为盛景。

不过这次和之前不同,庙里香客众多,往后面有一段不短的路,因此两人没有多留,又下山回去了。

裴厌依旧在前面牵毛驴,他俩往回走,一路经过不少往寺里去的,挎着篮子的几个老太太老夫郎结伴同行,走一走歇一歇,眼瞅着到跟前了,都打起了精神。

老的少的都有,无论穷富,或喜或愁,各怀心思进了山门。

到官道上以后,裴厌加紧了几分,车轱辘明显转得快了。他脚力好,行惯了路,走快以后依旧四平八稳,连喘气都不带的。

*

麦浪滚滚,又是一年收麦时。

汗水沿着脸颊流淌滴落,打赤膊的汉子几乎身上都是水,个个弯腰弓背,手中镰刀挥动不停。

“裴厌!”

顾兰时顶着热辣辣的太阳来送饭,站在地头高声呼喊,喊完就顺着田垄往里面走。

麦田里,裴厌直起腰,汗水差点流进眼睛,他抬手擦一把,热得眼睛都眯在一起。

“先喝水。”顾兰时到跟前,先把手里拎的陶罐递过去,里头是晾温的水。

刘大鹅也热得不行,黑黢黢的脸发红。

裴厌给他俩倒了水,仰头咕咚咕咚,一碗水径直见了底。

旁边顾兰时把竹篮搁在地上,打开布,里头是两碗菜,他手里还拎了个小包袱,装了八个馒头和两个咸鸭蛋,四个糙馒头四个白馒头,说:“我吃过了,你俩吃。”

“嗯。”裴厌答应一声,连喝两碗水才在田垄上坐下。

刘大鹅拿起一个馒头往嘴里塞,天还没亮就来地里干活,肚子早就饿了。

两碗菜不是有肉片子就是有咸菜碎,都是用油炒的,给的足。

“刘哥,吃菜,鸭蛋也吃一个。”顾兰时说一声,把手里的两个咸鸭蛋给了旁边裴厌,让递给刘大鹅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