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如此种种,原本表面功夫做得还不错的郑拓,如今整个人也越发地阴郁起来,在看到冰雪王国的论坛上一群冰迷都在期待苏凉的比赛后,郑拓想也不想地就开了这个小号出来,直接开楼黑起了苏凉。

但三楼的回复直接给了他会心一击,让他愤愤地直接抬手摔碎了手里的鼠标。

省队宿舍里,郑拓原本的舍友武刚还在国家队里呆着,而原本也算是天之骄子的他,已经逐渐沉沦难以转身。

在某一个时刻,郑拓不免也在想——如果,他过去没有恶意地对其他选手做出近似犯规的举动,他的人生是不是会有一些不一样的可能?

论坛上来自郑拓所发表的帖子对于今天的比赛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因为主题内容太过恶意,没过太久就被巡视的管理员发现而将帖子删掉了。

没有了这个恶意的主题之后,余下的冰迷们讨论的就是有哪些选手能够在今天的比赛之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甲组参赛?

哈市体育中心的短道速滑馆中,总共三百多名的参赛选手已经在摩拳擦掌,等待上场参赛了。

不过这些来自全国天南海北的参赛选手们,其实心里也有些慌得很,原因也很简单——能够晋级甲组比赛的,男女各都只有40人,而这次总计参赛人数已经有282人,其中女子选手140名,男子选手142名,也就是说,晋级甲组的竞争原本就已经十分激烈。

可在这种激烈的基础上,这282名参赛选手中,本次又有总计22名来自国家队训练营的参赛选手前来参加。

国家队选手的加入无疑大大提高了本次比赛的含金量和竞技水平,但对于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省市队以及俱乐部选手来说,他们能够晋级甲组的可能性,也就更低了。

绝大多数选手,怀揣着这样的紧张和压力,陆续登上了冰面,开始了自己与同组对手的对抗——或者说,9圈追逐赛纯粹是自己跟自己的比拼,他们需要拼的是尽可能拿出自己最好的速度状态,让自己可以拿到尽可能好的追逐赛成绩和排名!

在女子的九圈追逐淘汰赛在场上进行时,苏凉正在后场休息的区域闭目养神,等待男子组的比赛开始。

坐在他身边的是沐远笙,他们两人分别在追逐赛的第32组和36组,登场顺序还挺接近,就是这会儿距离比赛开始还有点时间。

沐远笙看了眼苏凉,其实九圈追逐赛对于苏凉来说并不是一个太有利的比赛,毕竟苏凉的侧向直立式起跑,在今天的所有参赛选手之中,恐怕是独树一帜的了,再加上苏凉的起跑爆发力量有所欠缺,在一开始的圈速上和最终的成绩上并不太占优势。

苏凉似乎是感受到了沐远笙一直在注意着他的视线,于是扭头看了他一眼:“师兄?”

沐远笙笑了下,没有说出自己的担心,怕这时候说这个事情,反而干扰到苏凉的竞技状态。

苏凉却猜到了沐远笙想说什么,他想了想,用认真的眼神看向沐远笙:“师兄,我对梁指导说过,我之所以选择短道速滑,是因为我喜欢在冰面上追逐、超越的感觉。”

所以,对于速度的渴求,从来也都是他冰上能力的一环。

哪怕他现在确实因为能力和身体基础素质所限,但是他还有技术——冰上绝对速度能力,并不止是完全仰赖于身体基础素质的,足够出色的蹬冰、对于每一个弯道的入弯出弯把控、每一次发挥出最大效能的滑步,这些都是最终冰上速度的组成部分。

在听到苏凉的回答之后,沐远笙微微一怔,然后点头:“是我想岔了。”然后他看着眼前的苏凉,笑着抬手拍了拍他的肩:“接下来的九圈追逐赛,我很期待。”

哈市速滑馆的观众席上,黄维此时在观众席坐着,一边观赏冰面上选手们的双人追逐,一边也在跟边上的冰迷们讨论着今天的比赛谁能晋级到最终的决赛部分。

关于国家队的讨论,绝大多数冰迷自然是认为国家队全员都应该能进甲组——不过也有人觉得会有个例外,这个例外就是苏凉。

苏凉毕竟这才是第一次正式参赛,他又才十四五岁,身体素质天然比不过那些成年选手,之前看刘耀武的博客小论文,冰迷们也都知道了苏凉的起跑方式是特立独行的侧向直立式起跑,跟点冰式比起来没有半点优势。

种种元素综合起来,冰迷们都判断,苏凉或许会在从甲组淘汰的边缘。

一听到这个说法,黄维就紧张了起来——他这次会杀来哈市看比赛,其实有大半都是为了苏凉,他想看苏凉在职业赛事上的首秀,当然想看的是苏凉和国家队的那些顶尖选手相互之间的追逐超越……